《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在京发布
7月19日,《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暨研讨会在京举行。当前,商用车正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行业企业如何在下行压力中谋求更好的发展是业内外关注的焦点。2022版商用车发展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商用车产业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会专家、企业代表也对当前商用车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工信部装备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商用车完整见证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商用车不同于乘用车,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双碳”目标下,商用车也面临更高的节能减排的要求。一直以来,商用车一直在政策推动下实现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面对更严格的节能减排目标,也对管理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介绍,相关管理部门也在借鉴乘用车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推进商用车的管理。商用车积分管理的相关政策已经有了基本框架,将会尽快公开征求意见。我国有2400多家各类商用车企业,相对应的乘用车整车生产企业仅有250多家;同时,商用车的种类也特别多。叠加快速进步的技术、生产成本上涨给商用车市场运行带来的影响等诸多困难,更考验管理智慧。希望通过商用车发展报告对行业发展经验的系统梳理,全面总结行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也表示,商用车是我国最早实现突破的产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新时期,商用车行业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希望能通过发展报告对行业发展经验的总结,更好为商用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言献策。
在中国汽研北京分院总经理罗长亮看来,商用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也是我国汽车产业低碳发展中的重要组成,作为汽车行业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商用和行业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要求。同时,电动化、智能网联等新技术发展,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汽解放总经理助理赵国清强调,原材料和原油价格上涨,前两年市场销量透支,叠加疫情等因素是当前商用车市场销量持续下滑的重要因素,也使得当前的商用车市场出现“十三五”以来最低迷的市场表现。“我们相信,下半年,随着各项推动政策的落地和煤运等资源市场的复苏,商用车市场的企稳回升值得期待。”赵国清表示,在这种发展中,需要企业全面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介绍,《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由总报告、车型篇和专题篇三部分总成,共10篇报告。报告描述了2021年全球商用车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深入探讨了商用车海外发展思路和商用化低碳化发展前景,剖析了中国商用车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商用车市场及竞争形势等,提出了商用车未来发展方案和建议。叶盛基表示,预计今年全年,我国商用车可以实现400万辆左右的销量,行业发展持续下降的“至暗时刻”即将过去。
《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提出,当前,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呈现场景化、专业化、和定制化趋势,同时出现商用车运输服务产品供给与快速增长的需求不匹配、智能交通技术应用深度和广度拓展不足、部分关键核心产品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尤其是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不足,货车安全事故频发,交通运输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商用车绿色低碳发展任务发展任务艰巨,清洁能源推广应用仍需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制约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针对未来发展,《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建议,需要在产品技术升级、产业发展、企业发展等方面发力,同时,需要政策在保障市场稳定运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对商用车行业发展继续给予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