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光:兑现四年之约,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梯队

发布日期:2022-08-31· 中国汽车报 姚会法 编辑:赵方婷
姚会法 编辑:赵方婷

“我来中国重汽是要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用3至5年时间成为中国第一。否则,我来中国重汽就没任何意义。”2018年9月1日,刚刚上任的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在任职当天的第一次领导干部大会上就提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彼时,中国重汽还长期徘徊在行业第三的位置。

“今天,山东重工重组中国重汽整整四年了,四年来,我们走完了十几年的改革之路,今年上半年发展成为我国重卡行业销量最高、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企业,用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兑现了四年前的承诺。”2022年8月30日,在中国重汽重组改革创新发展四周年纪念大会上谭旭光如此说道。

实现“四大跨越” 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

四年之前,一纸任命将谭旭光调入中国重汽集团,自此便开启了山东重工对中国重汽的战略重组,也开启了中国重汽二次创业的新征程。

如今四年过去了,在谭旭光的带领下,中国重汽在壮士断腕的改革阵痛中突围,在争分夺秒的自主创新中蜕变,在跌宕起伏的行业波动中奋进,实现了“四大跨越”。

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的经营业绩,实现了向中国商用车领军企业的重大跨越。谭旭光表示,重组后的2019-2021三个完整年度,中国重汽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562亿元,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5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9亿元,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110%;累计销售整车116万辆,较之前的三年同比增长59%。其中,重卡市场占有率从重组前的16.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3.3%,从国内行业排名第三位跃居到第一位;柴油轻卡市场占有率从重组前的12.5%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5%,从国内行业排名第四位跃居到第二位。重卡出口占我国行业出口总量的50%,今年1-7月份达到了创历史新高的4.83万辆,同比增长46%。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向高效市场化经营机制的重大跨越。特别是《中国重汽集团深化改革十条意见》,开启了“海陆空”全方位同步改革,推动中国重汽机制市场化、业务核心化、管理精益化,为高质量发展铺平了道路,让中国重汽“活”了起来、“专”了起来、“好”了起来。

第三,重塑了自主高端重卡“黄河”品牌,实现了向行业一流科技的重大跨越。谭旭光介绍,为了推动中国重汽从引进、模仿、跟随向自主正向研发的历史性转变,中国重汽的研发投入从2018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7亿元,增幅185%,四年累计100多亿元,超过之前十年投入的总和。研发人员也从2018年的1102人增长到现在的3561人,增幅223%。特别是重塑黄河品牌,重磅推出全球首款风阻系数0.37的全新一代高端黄河重卡,实现了向世界一流水平的迈进,圆了几代中国重汽人的心愿。

第四,高标准建设济南莱芜绿色智造产业城,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跨越。2020年2月12日,中国重汽克服疫情重大不利影响,在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开工建设山东重工绿色智造产业城,在全国率先打响了重大项目建设的第一枪。一期项目仅用280天的时间,于当年11月19日正式投产,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建设奇迹。

成功在于坚持 无畏才能无敌

“这四年很快也很漫长,有成功更有酸楚,一路走来惊心动魄、步履维艰,有太多难以忘怀的时刻,更有太多需要感恩的人。”在谭旭光看来,中国重汽之所以改革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主要得益于“四个坚持”。

“坚持以上率下,价值观高度统一的钢铁团队才能战无不胜。”谭旭光表示,没有灵魂的企业就是一盘散沙,团队为企业注入什么样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四年来,中国重汽全面导入了以“约法三章”为核心的团队文化、“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的核心价值观、“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文化、“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文化,重塑了中国重汽领导干部的精气神,为中国重汽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坚持无畏而治,以绝不妥协的精神向一切‘残’和‘缺’亮剑。”谭旭光告诉大家,曾经的中国重汽,面临的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包袱沉重、四处流血等一系列“病变”。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改革,在这一轮重型汽车行业“秤砣式”垂直下行中,中国重汽将再次陷入生死存亡的泥潭,而实践证明了,无我才能无畏,无畏才能无敌。

“坚持科技造梦,凝聚起万马奔腾抢着干的创新动力。”在谭旭光看来,靠购买技术生存的企业最终的结果只有“卖身”一条路;只有靠自己拼命干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翻身”争一流。为了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挺起中国商用车自立自强的脊梁,中国重汽坚持科技至上,搭建全球创新平台,畅通专家晋升通道,实施揭榜挂帅制度,重奖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工作者的激情空前高涨,涌现出了一大批脚踏实地、扎根一线的科技先锋,迎来了中国重汽自主创新成果的大爆发。

“坚持净化生态,透明管理让细菌无处可藏。”谭旭光一再强调,企业在良性生态下才能健康发展,任何一个地方受到污染都可能迅速蔓延,给企业生态造成致命伤害。四年来,中国重汽坚持透明管理、实施公开招标、线上招标、发起了“厕所革命”等一系列措施,已经全面构筑起了抗击细菌、病毒的防范体系,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阳光生态。

打造百年重汽 全面迈向世界一流梯队

过去四年,中国重汽旧貌换新颜,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谁说国企搞不好”的时代之问。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谭旭光的蓝图里,打造百年重汽则是下一站征程。

“我们用4年的时间实现了中国产品领先,未来要再用3-5年的时间,全面迈向世界一流梯队,成为世界顶级商用车品牌之一。”谭旭光强调,面向2030年,中国重汽必须要实现世界一流全系列商用车集团的战略愿景。其中全系列商用车销量力争翻一番,中重卡率先迈向世界一流品牌,在主要细分市场建立领先优势;轻卡、客车要坚持技术驱动、价值驱动、品牌驱动,加快导入高端皮卡、VAN车;新能源商用车要与同行企业充分协同合作,在燃料电池、纯电动、混合动力等领域确保走在行业最前。

同时,中国重汽作为中国商用车行业毫无争议的海外第一品牌,要敢于和国际一流品牌正面竞争,坚定不移导入中高端产品,树立世界一流品牌形象,打造中国商用车走向世界的最亮丽名片。

在产品研发上,中国重汽还要构建坚不可摧、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在智能驾驶、车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掌握一批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

“企业的发展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国有企业改革没有完成时,永远走在路上。”在谭旭光看来,要想打造百年重汽,必须在持续改革中爆发奔腾不息的澎湃动力,精准理解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模式、新路径。

“很多年后,当我们回望现在,中国重汽留下的最宝贵财富是什么呢?我们希望是中国重汽精神、中国重汽文化。”谭旭光最后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