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准入上路试点 Robotruck踏上商业化风口

发布日期:2023-11-30· 中国汽车报网 李亚楠 编辑:赵方婷
李亚楠 编辑:赵方婷

近日,工信部、公安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工作基础上,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对取得准入的产品,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用于运输经营的需满足有关运营资质和运营管理要求。

这意味着我国高阶自动驾驶(L3/L4)上路运行终于有了产品准入标准和规范指引,受益于此,高阶自动驾驶卡车即将站上商业化风口。

Robotruck有望加速到来

在自动驾驶各细分市场中,无人驾驶卡车的运营场景更为简单、痛点更加明显,一度被视为更容易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领域,吸引大量的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科技巨头加入混战,各路资本也争相进入这条最有“前景”的赛道。

经过多方努力和技术演进,自动驾驶卡车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不及行业预期,其商业化落地依然局限于港口、矿区、短途接驳等特定或封闭式场景,受此约束,技术的精进、研发进度也只是缓慢推进。

在过去一年时间,不少自动驾驶初创公司被迫出局,图森未来等国内外自动驾驶头部企业陷入大规模裁员、退市等困境,更是给行业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仍扎根于自动驾驶卡车研发的玩家变得愈发谨慎,不少昔日信奉跃迁式路线的自动驾驶卡车企业开始转变思路,不得不向低阶低质驾驶方向寻求生存之道。

在业界看来,我国在高阶自动驾驶政策制定上相对谨慎,政策开放程度与技术成熟度不匹配,加之地方上一般采用“试点示范区”、“政策先行区”形式划定区域范围,而非全域开放,场景丰富度十分受限,难以满足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规范化、正规化发展的需求,亟需国家在行动计划、安全管理法规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落地,无疑为自动驾驶卡车产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深处寒冬的自动驾驶企业看到了希望,有望开启高阶自动驾驶卡车商业落地的快速通道。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认为,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明确释放出大力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信号,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将选择高性价比、高安全性以及更具商业化可行性的技术路线,而且政策范围更具普适性,有利于推动自动驾驶卡车从港口、矿区、短途接驳等特点或封闭场景,驶向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大规模落地仍面临不小挑战

随着高阶自动驾驶试点政策落地,更多具备L3、L4功能的自动驾驶卡车上路通行有望提速,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可期。不过,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涉及到技术、法规、市场等多方面因素,距离实现全面商业化落地尚有一定距离。

例如,从研发转向大规模量产的过程,十分考验企业对供应链和成本的把控。此前,虽有不少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公布了量产计划,却屡屡遭推迟,可见真正实现整车量产的确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这是由于自动驾驶卡车涉及面较广,注定需要整个产业链进行协同。因此,建立一套自动驾驶卡车量产方法论,形成一个完整、可控的量产流程已迫在眉睫。

也有业内专家指出,此次试点准入仍处于尝试阶段,对自动驾驶卡车公司来说,遵循运行场景和特定要求,在边界上不断推新技术、增加实用功能。另外,未来若能通过试点实践,加快推动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将能够加快自动驾驶卡车的推广普及。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