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百人会:要把电动化的重点放在商用车上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了良好增速,面向未来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如何发展,如何选择发展重点,是一个行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会保持高速增长,要把电动化的重点放在商用车上。”12月27日,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向媒体记者分析了发展趋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也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商用车“两化”同步
对于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演进,张永伟认为,在电动化智能化演进中,商用车与乘用车不同,乘用车的演进是先电动化、后智能化,而商用车是电动化与智能化同步。
“要特别关注商用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张永伟表示,乘用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已经进入一个良性发展轨道,而商用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正在进入“下半场”。中国是商用车大国,保有量已超过3000万辆,而且是碳排放的主体,从落实“双碳”目标与企业自身发展看,商用车的电动化、智能化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张永伟看来,商用车的电动化赶上了智能化。因此,表现出的特征就是“两化”同步,这是因为在其应用场景中,商用车有强烈的智能化需求。
张永伟谈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往主要靠纯电动汽车,近两年插电式混动、包括增程式都已开始崛起,市场结构更加合理;从市场价格看,汽车市场是一个典型的“橄榄形”市场,两头小中间大,而电动化是从两头开始的,中间的市场是10万-15万元区域的产品,这一区域开始崛起,因此未来发展值得期待;此外,国家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创造了更好的环境,特别是充电设施等领域都在加快建设。所以,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消费环境会持续改善,产业政策也会继续保持跟进。
汽车产销增长有望
前不久,有关机构预测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或将突破3000万辆,未来有望继续增长,而增长的基础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没有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转型升级的发展,要去冲击年产销4000万辆是有很大难度的。”师建华认为,以往汽车就是普通的交通工具,其功能比较单一,拉人、拉货从A点到B点。但是,现在因为被赋于了更多的新能源化、智能化等新的功能,使得如今新一代的消费者、新一代的市场对汽车产业抱有了更大的期待和需求。实际上,消费升级对于拉动我国汽车产销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我国的汽车产业又恰恰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具备了先发优势,抢占了先机,走在了前面,在满足国内汽车消费方面,中国汽车产业率先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应该说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汽车时代。正因为进入新汽车时代,汽车产业又有了新的机会,产销量也伴随着市场转型升级的需求得以增长。所以,今年我国汽车年产销3000万辆是产业转型发展的结果,未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师建华表示,中国汽车的市场增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海外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能够占领海外市场。所以,未来至少应该有20%以上的中国汽车产品是营销到海外市场,这也增大了我国汽车产销量整体上升。面向未来,国内和海外市场的汽车销售还会增长。
“因此,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了我国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稳住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基本盘,使得我国又保持了世界汽车产销第一的地位,未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带动下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数量上的增长。”师建华认为。
主流模式由市场选择
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同步的,是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
“国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商业运营车辆如换电重卡、出租车、共享汽车等领域都已经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了,而且为碳减排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刘小诗表示,换电模式发展方面,有蔚来这样的高端车辆换电模式,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是要组织制定换电行业标准。
刘小诗认为,从发展角度看,更重要的是怎样利用好换电模式,包括共享换电站的资源。同时也要探索电池资产运营的新模式,因为电池资产能够形成更好的利用效率,包括利用光伏等新能源、利用电网高峰和低谷的电价差等。随着逐步的发展,最终的主流选择是什么情况,还要看市场的选择。
会上,与会者还围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3-2024年的重点工作、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的筹备情况,以及媒体所关心的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