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里年味浓 卡车司机心怀期许赴新春 | 新春走基层
岁末年关,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比平日更加繁忙。农历腊月十九,《中国汽车报》记者到此进行年末走访调查,只见满载各类蔬果的货车络绎不绝地进入市场,货主和搬运工正忙着接车卸货,前来采购的市民也穿梭其中,商贩叫卖声和顾客还价声不绝于耳,浓厚的年味儿和“城南烟火气”扑面而来。
北京市民能够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自然离不开卡车司机群体的辛勤付出,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为的就是将各类农副产品送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四季流转,车轮不息。回首2023年,卡车司机会如何评说?面对新的一年,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期许和展望?
姬师傅:希望运输环境能越来越好
见到姬师傅时,他正在车里休息,得知记者来意后,他打开车门,与记者聊了起来。
“山东是中国最大的蔬菜产区,寿光、兰陵、莘县等地都有着响当当的名号,运送蔬菜的货车在这些地方往来不休。我是山东兰陵人,从事蔬菜运输已有10多年的时间,常年往返兰陵与北京。”姬师傅介绍说,“像这样一个来回,我大概能赚3000元,一个月如果能跑4趟,赚的钱(除去车贷)基本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对于新的一年,姬师傅期待从业环境能进一步改善。他表示,现在卡车司机仍处于弱势地位,无论是定价还是订单时效,亦或是人车投保上,都缺乏话语权。“过去一年,国家相关部委密集部署支持政策,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关爱卡车司机的相关措施,这对我们大有裨益。希望今后政府能够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管理,推动货主、物流企业、平台企业与一线从业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利益链条,为我们营造良好的运输环境。”他说道。
高师傅:追求时效不能只靠司机
上午10时左右,装车工作终于完成,一箱箱装满蔬菜的泡沫箱整齐码放在货厢中,仔细检查车况后,东北货车司机高师傅即将启程。
高师傅有着多年运输从业经验,驾车行驶轨迹遍布全国各地,近期经常往返北京、新疆两地,运送蔬菜瓜果等产品。“这次到北京送货运气还不错,没有压车,货主给的运费也比较合适。”他告诉记者,过去一年,公路物流行业有所复苏,无论是订单量还是货运量都有明显起色,但运价依然不太理想。临近春节,蔬菜、水果、肉蛋等民生物资需求旺盛,不仅货源多了,运价也有一定提升。
“我已经有9个多月没回家了,过年前,再送完这单货,就回家休息几天,多陪陪家人。一想到这些,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浑身又充满了干劲。”提及家人,高师傅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但很快,记者与他的谈话就被货主的来电打断。
“这不,又催我赶路了。跑绿通对时效要求非常高,为避免超时被扣运费,我只能与时间赛跑,昼夜不停地赶路,但这与政策端对安全行驶的要求相悖。”高师傅认为,严查疲劳驾驶行为,能够切实保障公共交通安全。只不过,在治理疲劳驾驶的思路上,除严治卡车司机外,还要尽快出台针对货主方、物流公司的相应管理标准和限制措施,保证运输从业者有充裕的休息时间。
陈师傅: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从云南孟定出发,赶了两天路,陈师傅终于将一整车豌豆尖运送至北京。把车停好后,他刚伸了个懒腰,就被记者“逮”了个正着,随即便聊起了他的从业经历。
陈师傅是一名地地道道的90后,起初给别人开车,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没过几年,他便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开启属于自己的运输生涯。由于常年在外奔波,陈师傅与家里人聚少离多,一般都是通过视频电话疏解相思之苦。“我这一年到头不怎么着家,就是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况且家里还有个不到5岁的孩子,肩上扛着的重任可想而知。”他说。
陈师傅告诉记者,他已经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经过与家人商量后,决定今年继续坚守工作岗位。“每逢新春佳节,公路物流市场都会出现短暂的波峰,活儿好找,运费也高,趁着这段时间多跑几单,多赚点钱,等这波红利结束后再回去和家人团聚。”在陈师傅看来,年轻人就是要敢拼敢干,只要有追求、有目标,吃点苦、受点累根本不算事儿。
“估摸着这批货明天就能卸完,今晚我就在车上凑和一宿。2024年,希望货运行情越来越好,货源稳定,油价、运价也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当然最重要的是,家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孩子能够健康成长。”陈师傅最后说。
夫妻档:风雨同车“拼”出幸福
走访过程中,记者遇见了一对来自山东聊城的“夫妻档”。当时,妻子正忙着指挥丈夫倒车,待车停稳后,她立即打开货厢门,麻利地爬上尾梯,从车厢内拿出一大袋蒜苗,准备开始做午饭。
“我们是夫妻搭档,主要跑广东到北京这条路线。这一趟是从广东湛江出发,运送玉米到北京,开了40多个小时。一路上,我老婆不仅要盯着路况,提醒我安全驾驶,还会把‘后勤工作’保障好,帮我洗衣服、做饭。有她在,我很幸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许师傅说道。
“这样相互扶持走下去挺好。”采访中,许师傅的爱人告诉记者,进入公路物流行业之前,她与丈夫经营着一家饭店,但遗憾的是,生意没能撑过2022年。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2022年年底,夫妻俩毅然将饭店抵押,购入一辆二手牵引车,一头扎进了运输行业。
“干这行确实累,也少有机会与家人团聚,但好在父母支持,孩子也长大成人了,让我们能够安心的在外打拼。”说到家人,许师傅爱人的眼睛有些湿润。“在外漂泊20多年,我们白手起家,一步步打拼到现在,真的很不容易。当下的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她最后说道,希望新的一年,公路物流行业能够有所复苏,运价高一些,活儿好找一点,早日把车贷还清。
东北“卡姐”:铿锵玫瑰别样红
在以男性为绝对主导的货运江湖中,女性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她们打破了固有的身份定义,将方向盘握在手中,与男性司机“分庭抗礼”,为家庭撑起半边天,她们在圈内有着响亮的名称——“卡姐”。
“都说巾帼不让须眉,男人能干的我也可以!”张红(化名)来自辽宁朝阳,她为人直爽,做事干脆利落,货主和装卸工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张姐”。“我家老头也是一名卡车司机,干这行有20多年了。早些年,我跟着他一起跑车,给他打打下手,但这几年他腰间盘突出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我看着心疼,于是就考了驾照,跟他‘并肩作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运输效率,行车也更有安全保障。”张姐说。
跑运输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夫妻互相扶持、陪伴,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是彼此的依靠,有他在,我心里非常踏实。我已经跟我家老头说好了,等我们退休以后,就去各地旅游,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再走一遍。”张姐笑着说道。
话语间,一位位质朴的卡车司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展望。2024年注定是充满希望的一年,随着经济运行回暖,各项支持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公路物流行业有望步入稳步增长区间,广大卡车司机也将带着美好的期许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