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千里,心无界 苇渡科技重塑卡车新未来
你有没有想象过,有一天卡车不再是笨重的家伙,而是极具时尚元素、流畅外形的科技产物?今天,有一家企业就带着这样的作品走到了我们面前。
4月23日,苇渡科技Windrose以“至千里,心无界”为主题,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新能源重卡品牌及产品发布会,同时发布首款纯电动重卡、首款氢燃料重卡以及新一代全线控底盘。作为北京车展前夕的预热表演,苇渡科技的技术和产品不禁让人眼前一亮,更让人看到重卡市场向绿色低碳、电动智能进一步转型的新希望。
“至千里,心无界”取自荀子的《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如苇渡的愿景,要一步一步从当下行至远方。
“我们是第一家纯正向研发的新能源智能重卡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一开始就坚定瞄向了新能源重卡领域。”苇渡科技创始人兼CEO韩文在发布会开始时介绍道。
“但是为什么要做新能源?” 韩文指出,无论是新能源还是重卡赛道都非常卷,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拥有绝对实力的“百年老字号”,苇渡要如何与之竞争呢?
如今,中国新能源赛道正火,但是新能源卡车仍有巨大缺口,而卡车尤其是重卡在碳排放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解决卡车碳排放,可以大大缓解全国碳排放问题,甚至能够有效降低全球气温变暖。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责任和目标导向下,苇渡科技通过正向研发带来了纯电重卡和氢燃料重卡两大绿色运输利器。
新能源重卡的节能减排迫在眉睫,但是今天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依然不乐观,在中国达到5.7%,欧洲这一数据不到2%,在特斯拉的老家美国,新能源渗透率也不足3%。
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用新能源重卡?
商用车属性不同,作为生产资料,用户对于重卡的实用性需求要远远超过乘用车,而现有的新能源重卡产品,尚不能很好满足用户的需求,如续驶里程短、充电速度慢、动力性能弱等问题,都是桎梏其走向普及的重要原因。
于是在充分思考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对市场发展的精准判断后,苇渡科技的产品拥有颠覆性的设计和性能。
“苇渡满足了客户对于新能源重卡的需求,不仅拥有670KM满载续航,1040kW的兆瓦级动力,还能够实现兆瓦级快充。”韩文表示。首先在续驶里程上,苇渡分别针对中国、欧洲、美国不同运输场景,解析出用户的短途高频、中长途往返需求,制定运输方案,670km,49吨的运载能力几乎能够实现大部分运输需求,“未来我们还将研制超过1000km续航的方案”。在输出功率上,苇渡纯电重卡最大输出功率1040kw,能够满足用户载重明确需求。同时,车辆的充电功率为870kw,充电速度远超过同水平产品。苇渡纯电重卡还拥有较同类型产品更轻的电池重量,只有10.75吨。在这样的综合性能下,苇渡纯电重卡在49吨满载状态下,单公里能耗只有1.09kwh,这也是全球所有电动重卡里最低的数字。
更轻、更远、更快、更省,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苇渡出品?
从车辆的造型不难看出,苇渡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有着年轻的审美,也更在意年轻人的需求。在舒适性方面,驾驶舱内空间极大,总体积8.2立方米,卡车司机在车内能得到充分舒展和休息,车内还配有吧台、冰箱、半躺式卧铺,以及车载电视、律动氛围灯等休闲设施。1.7平方米的超大天幕让视野更开阔,电子屏幕的操作也能够让用户更轻松,车联网具备语音控制、远程控制、数字钥匙、故障诊断预警、保养提醒、SOS、车队管理、OTA等,和MPV如出一辙的电动门也让这辆车更增添了几分智能化。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出色的外形和优秀的隐藏设计,苇渡纯电重卡的风阻也达到了极低的数据,只有0.28。
在智能化方面,苇渡虽然年轻却也有着深厚的底蕴,自研底盘将车架、电池包、前悬以及电驱桥动力总成全部集成一体,有效降低重心,让驾驶更安全、更稳定。同时苇渡还具备模块化的设计,包括前端操控模块、电池储能模块、电驱桥模块等等。
“如今苇渡科技拥有多项全球首创的技术,如新能源重卡上第一个电动滑移门、第一个AR-HUD、第一个双枪快充等,还有多项指标全球第一,如新能源重卡续航最长、马力最大、能耗最低等。”韩文说。
现场,苇渡科技还展示了二代平台,线控底盘在无人驾驶状态缓缓驶向舞台中间。据介绍,全新正向自研线控底盘,不仅可以支撑L4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还有极强的可拓展性,相信未来它也将赋能更多产品和客户。
“重卡领域的开发不容易,我们遇到了许多瓶颈和障碍,不仅仅是简单的迭代,我们要做的是一个突破性的纯正向研发的重卡。2022年苇渡刚刚成立,正逢疫情严重,我们面临最严重的资本环境和创业历程,但越是困难我们越是要坚持。”韩文回忆创业史依然非常笃定。
苇渡的名字取自诗经,“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扁苇舟可渡航。韩文介绍,苇渡品牌正是启发于此,也致力于此,哪怕前方再多困难,尽管空间、时间、资源、人员都非常有限,他们也将尽一切努力克服,达成目标。
正是这样迎难而上的态度,让苇渡科技成为研发最快的企业,从2022年3月成立,到今年4季度预期首次批量交付,只需要30个月,这一速度远超友商。
最后,韩文借用了造车前辈马斯克的一句话,用来描绘创业艰难“创业就像凝望深渊咀嚼玻璃,走了很远后你会发现,你不再凝望深渊,但是咀嚼玻璃的痛苦不会停止。”越伟大的事情越难做,越要迎风而上,我坚信我们的梦想会实现,因为目标明确,那就是至千里!”韩文对未来无比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