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落户成都!成都公交推动打造西部一流新能源车辆服务产业集群!

发布日期:2024-06-21· 公共交通资讯 编辑:赵方婷
编辑:赵方婷

6月18日,成都公交与浙江盘毂动力合作共建的“新能源车辆轮边驱动系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轮边驱动系统装配中心”在成都公交娇子停保基地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行,标志着成都公交新能源车辆服务市场实现由后端应用场景向前端支撑延伸,未来将为市民乘客提供多元、绿色的生活服务。

图片

“双中心”研究的是什么?

图片

近年来,全国多地公交相继采用了全平贯通、无台阶的车厢形式。这样的车厢不仅提升了舒适性,更有利于公交适老化开行,也拓宽了车内空间,提升着城市公共交通的运力,而“轮边驱动系统”则是实现这一特征的关键性技术。

在公交领域,四气囊独立悬架轮边驱动系统已经成为当前行业广泛应用的电驱动解决方案,并被誉为公交适老化服务和公交运力提升的“明星产品”。此次在成都公交娇子停保基地落地的“新能源车辆轮边驱动系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轮边驱动系统装配中心”则是针对这一系统进行装配、研究、维保的单位。

“双中心”落地将带来什么新变化?

图片

“曾经这样的车型需要更换轮边驱动系统的话,所需的大部件材料都得从外地总部运送过来,但有了装配中心之后,大大节约了材料的运送时间,提升了车辆的周转率。”

轮边驱动系统装配中心的落地,标志着成都公交实现新能源车辆服务市场由后端应用场景向前端支撑延伸。落地后,四川省内使用轮边驱动系统的公交车可以在蓉就近系统组装,开展大部件售后维保。

图片

吸引“双中心”落地成都的背后,是成都公交持续聚焦新能源汽车链上下游关键要素,以“成都工匠”“诸葛工匠”等技术骨干为核心,成立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以及4个创新工作室,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动力电池、设备设施、车载信息维修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坚、技术研发等课题研究,推出新能源“三电”除尘器、应急喷水车、钛酸锂电池模组翻转操作台60余项创新成果,不断拓展新能源车辆后服务市场;通过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强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智力支撑,以匠智、匠心、匠力赋能驱动技术创新,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运用场景,推出“公交车服”“桩医生”等连锁维修服务品牌,开通高笋塘新能源车维保服务示范站、娇子店、牛王庙店、顺江店,面向市民、企业提供出租车、网约车、乘用车、商用车等多种车型维保、钣金、喷漆、洗车美容等服务。

图片

成立充电桩维修团队,为公交共享充电桩、私家车辆充电桩“把脉会诊”,切实解决私家车、网约车充电难问题,夯实市民绿色多元公交出行的技术基座的同时,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质“幸福成都”建设。

图片

未来,成都公交将持续围绕“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智慧蓉城”建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重大战略部署,以公交服务“智改数转”为突破口,走产业培育、绿色发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构建“1+1+5+N”数治体系,深化智慧绿色公交场景应用;不断提高公交车电产业能级,发挥车辆运修、微电网、充储站等集群发展效应;按照“策、规、建、管、营”一体开发理念,加快推进公交TOD项目开发建设,持续提高场站复合利用价值,着力推动公交高质量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