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获政策助力 农村“客货邮”融合之路有望走通走好

发布日期:2024-08-28· 中国汽车报网 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近年来,“客货邮”融合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兴起,为农产品上行渠道拓宽、消费品下乡流通开辟了新路径。
  日前,为进一步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从运营基础、运营要素、运营安全和服务监督等方面,明确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具体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指南》的发布,为各地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对于加快农村“客货邮”融合模式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筑牢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根基
  农村“客货邮”融合是实现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畅通农村物流配送、邮政寄递“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全国各地加速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进程,不断拓展运营服务的广度与深度。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地区农村“客货邮”发展思路不一致、运营基础不牢、服务标准不明确、作业流程不规范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难题,《指南》进一步明确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标准和规范,通过统筹利用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更好地满足农村群众多元化出行和寄递需求。
  同时,《指南》还着重强调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以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鼓励农村“客货邮”经营者拓展经营范围,创新运营模式,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加速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步伐。
  线路、站点、车辆是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的关键要素。《指南》明确提出“客货邮”站点规划布设原则,并鼓励根据农村货运物流和邮政快递服务需求,灵活选取农村客运车辆代运邮件快件或采取货运班车模式;同时结合农村群众出行需求、邮件快件运输需要等,合理优化运营线路、调整停靠站点,从而提供更加贴合农村实际需求的服务。针对农村“客货邮”适配车型问题,《指南》要求农村“客货邮”经营者根据实际运营需要,选用配备行李舱或车内物品存放区的农村客运车辆,鼓励选用符合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辆选型技术要求的车型,并对运营规定、运输设备等提出具体要求,这对于推广安全可靠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装备,引导客车企业研发契合市场实际需求的车型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指南》还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如优先利用现有设施打造“客货邮”站点、鼓励使用标准化物流周转袋(箱)、加强车辆技术管理等,这些措施将有效推动行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指南》的发布,为农村‘客货邮’模式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促进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发展,进而助力城乡交通运输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客车行业专家任诗发说道。

“客货邮”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是统筹解决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难、农村快递收寄难、公交企业运营难“三个难点”的有效路径,其核心在于深度融合快递物流网络与公交网络,实现场地、人力、运力等资源的共享与优化配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促进多方共赢的目标。对于公交客运企业来说,与快递邮政企业合作,可以将公交客运闲置资源用来获取物流利润,帮助企业增收;对于快递物流企业来说,依托公交客运网络,能够实现物流降本增效,有效解决农村物流寄递难题;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可以享受到与城市同等便捷便利的物流寄递服务。
  面对这一趋势,全国乡镇地区积极响应,纷纷探索“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快递物流和公交客运企业作为主力军,率先试水并取得初步成效。同时,政府层面亦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深化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推进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为“客货邮”融合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与方向指引。2024年2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的《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辆选型技术要求(试行)》,更是从车辆技术层面为农村“客货邮”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在利好政策的持续助力下,国内“客货邮”领域从装备到体系,再到运行机制日渐完善,并取得良好效果。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统计数据,自2021年启动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探索形成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截至目前,全国1100余个县级行政区部署开展农村“客货邮”业务,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1万余条,建成农村“客货邮”服务站点5万余个,农村客运车辆年代运邮件快件超过2亿件。
  “此次《指南》的发布,无疑是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战略的又一次政策加码,它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还提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更释放出‘客货邮’融合发展势在必行的信号。”任诗发说道。

助力客车市场需求提升
  “客货邮”融合模式的推广普及,不仅能有效疏通农村物流堵点,还有望带动公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为客车市场注入增长新动能。
  “近年来,我国公路客运量持续下滑,农村客运市场亦深受波及,步入下行周期。在这一背景下,加速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被视为破解当前难题的良方。”客车行业专家任诗发认为,该模式有望显著改善客运行业经营现状,激发农村地区客车购买需求,进一步助力客车市场回暖。而《指南》的适时发布,更是为这一战略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预计将进一步激发农村客运市场活力,带动客车销量实现稳步增长。
  对于客车生产企业而言,《指南》的发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要求车企紧密结合农村地区实际使用需求,积极研发适合“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客车车型,为市场提供更多元化的产品选择。
  某客车企业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指南》的发布实施,客车企业必须加大市场调研力度,精准洞悉农村客运市场最新发展趋势与需求变化,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确保农村客车车型在技术性能、质量可靠性等方面达到更高标准,以此引领客车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图片来自本报资料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