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还需新思路 公交产业要“止血”更要“造血”

发布日期:2024-09-27· 中国汽车报网 姚会法 编辑:赵方婷
姚会法 编辑:赵方婷

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市民出行选择多元化等因素影响,公交行业正面临公交客流下降、客运收入减少等问题,不少城市的公交运营陷入困境,有些城市甚至出现公交停运风波。与之不同的是,有的城市公交却在面对困境时不等不靠,逆风启航,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9月27日,2024年交通运输部“我的公交我的城”走进湖北襄阳,全国各地公交企业代表汇聚于此,大家积极探寻公交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为交通运输现代化惠及全社会贡献“公交力量”。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迎来新机遇

发展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2016年以来,交通运输部连续开展“我的公交我的城”活动,先后走进33座城市,展现公交转型成效和城市发展风采。

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二级巡视员李占川表示,活动形成了一批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内容深度的宣传报道,有力传播了我国公交高质量发展先进经验,充分彰显出榜样城市示范引领作用。

在他看来,城市公共交通是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技术蓬勃发展,正持续赋能公共交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带来崭新机遇。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完善法规、政策、制度、标准等建设,依托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绿色出行创建活动、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民生实事等载体,指导各地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公交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达到8万条,线路长度达到170万公里,运营车辆68.25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占比超过80%。全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运营里程超1万公里。城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约2亿人次。

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处副处长孟国强表示,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让公交发展更有保障;坚持畅通主导,提升竞争力吸引力,让公交运营更可持续;坚持安全至上,推动落实各方责任,让公交安全更为托底;坚持服务为本,锚定全龄友好目标,让公交服务更有温度。

“全省城市公共汽电车达到2.5万辆,其中新能源2万辆、占比约81%;今年上半年城市公交客运量18.7亿人次、同比增长3%。”湖北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曹翃介绍,公共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关系百万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全面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行业发展提质增效,线网结构持续优化,装备设施不断更新,出行品质显著提升。其中,“定制公交”畅行荆楚,“租赁专车”一路直达,“公交+旅游”服务文旅,“公交+快递”交邮融合,文明线路与爱同行,“日行一善”温暖人心,“电音巴士”“婚庆公交”“诗韵古城”等一系列特色公交活跃街头,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如何快速走出困境是公交行业当务之急

公交,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流动的风景,是行业文明的窗口。当前,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严峻的公交传统实业经营形势,如何快速走出困境是全国公交行业的当务之急。

襄阳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芬表示,为了打破传统公交的被动局面,襄阳公交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面开展“开源节流,造血自救,控规增效”,牢固树立“需求导向思维、互联网思维、平台思维、品牌思维”的实业发展理念,锚定“公交+”创新发展战略方向,明确搭建“公交+”产业体系,不断延伸公交产业链,积极整合内部资源,拓展业务范围,推动三产经营管理市场化,初步形成了“公交+广告”“公交+维修”“公交+检测”等8个实业经营板块。大力发展维修、物流、场站开发等业务,对明显无竞争力的产业关停并转,着力打造公交品牌形象彰显、产业价值充分转化、带动产业相互促进的新模式,为营运主业发展提供“多元反哺”,实现实业经营高质量发展。据介绍,2023年,襄阳公交实业经营板块实现利润2076万元,在全国同等规模公交企业中遥遥领先。

“比如我们抓住市场契机,积极对接产业园区及企业出行需求,开展进企业、社区、院校等‘五进’活动,开通假期学生离返校、清明祭扫、网红打卡、社区定制等即时性公交专线,2020年以来定制公交收入以每年一千万元速度递增,成为公交主业有力的增长点、支撑点。”襄阳市公交集团总经理李伟补充说,并且襄阳公交坚持依托公交资源优势,谋划打造了车辆租赁、广告全媒体、场站综合开发利用3个“千万级”利润的经营平台:涵盖通勤、公务保障、旅游等业务的3156789车辆租赁平台,利润近千万元;打造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全媒体广告平台,介入营销策划和直播带货市场,2023年实现利润1118.6万元,同比增幅69%......值得的一提的是,在做“公交+”的多元化业务的同时,襄阳公交也在做减法,比如降维护成本、降油电支出、降低效里程等,不断强化产业造血和止血能力。

山西省晋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晋在分享中也表示,近年来,晋城公交打破国企传统“等、靠、要”思想,按照“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一元公交”“五级公交体系”为载体,延伸公交产业链,推动交旅、交快融合发展,反哺公交主业。“比如在‘公交+’多元化发展方面。我们通过有效开发公交场站、车辆、电子站牌等资源,拓展公交超市、车身广告、车辆修理、场地租赁等,提高资源商业价值和经营效益,取得了良好效果,2023年三产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40%。”李晋说。

广东省珠海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荣军也表示,结合当前道路客运业务和发展实际,同时,针对不同群体及出行需求应用大数据分析,他们特意制订了企事业单位专线、园区专线、学校专线等公交服务产品,深化开展定制通勤、通学、需求响应型公交、旅游观光线等多元化交通服务项目,有效降低了公交系统的运作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

公交行业正面临新挑战,同样也孕育着新机遇。此次活动,大家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了公交行业走出困境的路径和方法。“希望我们此为契机,加快促进交通运输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推动公共交通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李占川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