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基因焕新出发 黄海汽车全场景新能源矩阵亮相丹东

发布日期:2025-06-25·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雅慧 编辑:王琨
记者:张雅慧 编辑:王琨

2025年6月24日,黄海汽车在辽宁丹东举办了“经典焕新·智驭未来”2025年全球新品品鉴会。这场承载74年文化血脉的发布会,不仅是对企业从抗美援朝战场走向新能源时代的历程回溯,更集中展示了其在客车、皮卡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与智能化制造基地,黄海汽车正以全场景新能源产品矩阵,开启民族汽车工业转型新篇章。

技术积淀赋能产品

黄海汽车的基因可追溯至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安东汽车修理厂。74年间,从研制新中国第一辆后置发动机客车,到打造服务北京奥运的零故障公交车;从开创国内皮卡专属底盘技术,到成为首批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黄海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2023年起,在辽宁省市政府支持下,企业完成产能升级与研发体系重构,16条智能化产线为品质提供坚实保障。深厚的技术积淀,使其在新能源转型浪潮中具备了独特优势。

丹东黄海是辽宁汽车产业的核心企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品牌历史,曾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多位领导对黄海汽车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黄海汽车抢抓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机遇,优化提升传统汽车产业链,着力构建先进的“整零”配套体系,为推动辽宁汽车产品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而黄海汽车也不负所望,老品牌正迸发新活力。曙光集团总裁李全栋在致辞中表示,经过一年多努力,曙光和黄海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公司已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当下,黄海汽车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品牌向上等手段,构建“油、电、气、氢、醇”多动力系列产品平台,聚焦国内重点市场,全面拓展国际市场,为客户提供从“车桩站&智能交通管理平台”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全力将黄海汽车打造成为国际化商用车集团。

当前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正经历深刻变革,产业链不断拓展,黄海汽车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布局顺应了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要求,展现了绿色交通发展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多样化产品的生动实践。

全场景产品矩阵定义未来出行

黄海汽车研究院院长韩铁石以“时代的记录者”“客户的同行者”“创新的开拓者”为主题,详细介绍了企业在新能源、智能化、场景化等方面的深度布局。

本次品鉴会重磅推出两大产品体系:客车领域聚焦“新能源+多场景”解决方案,皮卡板块则致力于“全场景应用+乘用化”突破。二者共同指向同一个目标:通过深度理解用户需求,以差异化技术解决出行痛点。

在客车赛道,明星产品“甜莓V8”微循环车重新定义城市出行逻辑。针对老龄化社会痛点,该车采用320毫米超低踏步与1200毫米无障碍宽门设计,实现老年人“一步登车”。搭载宁德时代127千瓦时电池组,冬季续航能力提升22%,零下20摄氏度工况下仍可行驶220公里。安全性能方面,电子后视镜与智能防撞系统协同运作,有效降低70%视野盲区。其穿街走巷的灵活性与极简美学造型,让城市微循环出行兼具实用与时尚价值。

皮卡阵营的旗舰力作“蛟龙X”则开启了商乘并举新时代。该车型以美式硬派设计语言融合12.8英寸智能座舱,通过商务版、探险版、海陆定制版等多版本配置,实现从“千人一车”到“一车千面”的跨越。针对特殊场景需求,海鲜运输版创新采用锌铝镁防腐货箱,耐腐蚀性能达行业标准3倍,彻底解决海水侵蚀难题。在能源技术领域,甲醇动力车型成为突破性成果——其搭载的双喷系统攻克零下40摄氏度冷启动技术瓶颈,热效率提升8个百分点,续航成本较传统燃油车降低60%。

一位来自南亚国家的汽车经销商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用流利的中文强烈推荐:“黄海产品能够提供多元的能源选择,整体技术性能也调教得非常流程。如今我们当地对新能源车型需求非常大,黄海新推出的中小型的客车及皮卡产品都精准切中当前市场脉搏,我对黄海汽车非常有信心。”

面向未来,黄海已明确技术路线图,客车板块将推进氢燃料车型研发,实现零下40摄氏度极寒环境700公里续航;皮卡领域则搭建模块化平台,快速推进“三大转型”:由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型、由商用化向乘用化转型、由传统能源向未来能源转型。同步升级的客货邮融合2.0系统,通过温控货仓实现生鲜48小时全国直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从安东汽车修理厂的后勤保障,到北京奥运的绿色名片,再到如今覆盖城乡交通、跨境物流、极地勘探的全场景新能源产品,黄海汽车的每次转型都紧扣时代脉搏。当“品质底蕴”遇见“智慧科技”,这个承载着民族工业记忆的品牌,正以焕新之姿驶向曙光新的航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