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领域“老将”入局农机

发布日期:2025-09-18· 中国汽车报网 孙伟川 编辑:王琨
孙伟川 编辑:王琨

图片

9月15日,法士特第7届科技创新周启动大会暨智能农机装备品牌发布会在西安举行。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传动系统及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法士特在此次活动中正式宣告进军智能农机装备领域,发布9款智能农机装备传动系统总成,并展出9款核心零部件产品。这一举措标志着法士特朝着“从单一领域向相关多元覆盖”的战略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以技术积淀填补国产农机空白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装备产业面临‘低端过剩、高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尤其在高端重型农机领域,核心传动部件高度依赖进口,不仅成本居高不下,后续服务也存在诸多不便,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法士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旭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洞察到这一行业痛点,法士特依托自身在传动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累,顺势切入智能农机装备赛道。

图片

在谈及布局智能农机领域的时机选择,马旭耀进一步分析称:一方面,我国对农业现代化、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关扶持政策为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法士特深耕汽车传动系统多年,已在壳体制造、齿轮加工、传动控制、液压系统等领域形成深厚技术储备,而两大领域核心技术原理相通,这些优势能有效转化为在智能农机传动领域的竞争力。“我们并非盲目跨界,而是基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合理延伸,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为国产智能农机装备发展贡献力量,填补部分领域的国产空白。”他强调。

图片

此次活动发布的“智坤”智能农机科创成果,正是法士特技术转化能力的有力证明。据法士特副总经理张海涛介绍,针对智能农机的作业场景与实际需求,法士特对传动技术进行专项优化升级,自主研发的农机传动部件不仅传动效率、可靠性达到行业先进水平,还能更好地适配智能农机自动化、精准化作业要求。其中,混合动力桥箱总成更是突破国外技术路线局限,契合我国新能源发展特色。“目前,国外品牌暂未涉足农机混合动力领域,我们凭借在传动与电控融合技术上的积累,打造出符合国内农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张海涛透露,这些产品已与潍柴雷沃、山东临工、常州东风等主流农机企业展开合作,经过实际作业验证,其可靠性与经济性得到市场初步认可,正逐步打破国外品牌在高端农机传动领域的垄断局面。

为保障智能农机产品顺利落地,法士特还同步推进产能建设。法士特集团副总经理赵志强在采访中表示,法士特在陕西投资5亿元建设的大马力拖拉机智能农机传动系统生产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投产后将大幅提升智能农机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我们既要实现技术突破,也要做好产能保障,让国产智能农机传动部件既能造得出,也能供得上,切实满足农业现代化对高端装备的需求。” 赵志强的话语中,尽显法士特助力农业装备国产化的坚定决心。

图片

以产学研与供应链协同保障品质

“科技创新不是闭门造车,必须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马旭耀在谈及技术研发体系构建时强调,此次科技创新周上,法士特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约共建智能农机传动研究所,正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

事实上,法士特与高校合作并非一朝一夕。除上述两所院校外,法士特还在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等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通过“人才培养+联合研发”的双轨模式,既吸纳高校前沿理论成果,又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与此同时,法士特还在英国设立创新中心,与奥地利AVL、英国里卡多等国际科研机构保持深度合作,确保技术研发既扎根国内需求,又紧跟全球行业前沿动态。

在产品质量管控上,法士特将商用车领域的严格标准平移至智能农机产品上。“商用车变速器需保障200万公里的可靠性,这种质量管理经验同样适用于农机领域。”马旭耀表示,法士特正逐步将商用车领域的质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及军工生产认证标准,全面移植到农机产品生产过程中,针对农田复杂作业环境,强化传动部件的耐磨性能与抗冲击能力,确保产品在高强度作业中稳定可靠。此外,法士特还组建专门的服务团队,承诺“第一时间解决客户问题”,让农户在使用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图片

“我们的研发团队不仅有传动领域的技术专家,还吸纳了熟悉农业生产的专业人才,形成跨领域研发合力。”张海涛进一步补充说,通过反复试验与调试,法士特成功攻克多项智能农机传动领域的技术难题。例如,针对农机无级变速需求研发的专用传动方案,可实现车速与作业转速的精准匹配,大幅提升农机作业效率与作业质量。

供应链协同则是法士特保障产品品质的另一关键抓手。作为陕西省重卡产业链“链主”企业,法士特多年来与上下游供应商共同成长,以构建起协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我们会明确自身业务边界,不涉足轴承、标准件等配套领域,与供应商形成清晰分工。”马旭耀表示,在智能农机领域,法士特将延续这一模式,通过召开产业大会等形式,向合作伙伴明确发展规划与分工边界,既避免无序竞争,又能共同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种“产业链共荣”的理念,不仅保障农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稳定供应,更推动整个农机装备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

图片

以齿轮传动为轴拓展多元版图

“无论业务领域如何拓展,法士特始终不会脱离齿轮传动这一核心主业。”在谈及企业战略布局时,马旭耀明确表示,此次进军智能农机装备领域,是基于齿轮传动技术“相关多元化”的合理延伸。多年来,法士特以齿轮传动技术为核心,在商用车领域奠定全球领先地位,如今将这一核心能力延伸至智能农机领域,既降低了跨行业发展风险,又能实现技术资源的高效复用。

在多元化发展布局中,法士特始终围绕“传动”核心构建业务生态。除智能农机外,法士特还在工程机械传动、高端装备传动等领域展开探索,通过技术协同实现多领域突破。例如,农机领域的混合动力传动技术,可反哺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而商用车领域的电控技术,也为智能农机实现自动化作业提供支撑。同时,法士特还在智能制造领域投入重兵,设立专门的智能制造研究所,通过绿色工艺研发与生产线优化,既提升自身生产效率,又能为行业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

面向未来,法士特明确“打造世界一流强企”的目标。“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齿轮传动核心技术攻关,既要在商用车领域保持领先,也要在智能农机、智能制造等领域抢占制高点。”马旭耀表示,法士特将以此次科技创新周为起点,秉持“团结务实、顽强开拓”的精神,在智能农机领域顶住进口压力,推动农业装备国产化进程,同时以核心技术为纽带,构建“多点支撑、多极赋能”的产业格局,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从深耕商用车传动到开拓智能农机领域,法士特的每一步战略布局,都始终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坚守制造业根基。此次第七届科技创新周的举办,不仅是法士特展示智能农机领域成果的窗口,更是企业战略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随着技术创新不断深入与多元布局逐步完善,法士特必将在智能农机领域书写新篇章,以齿轮传动为核,转动起农业现代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