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7被指过于激进,欧盟八国与车企联合抵制
当“2035年禁燃令”已成定局无可挽回后,部分欧洲国家和车企开始对欧7排放标准虎视眈眈,竭力阻止另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落下。
近日,法国、意大利、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八大欧盟成员国签署了一份联合文件,呼吁欧盟取消欧7排放标准,称其对于车企来说过于激进,不切实际。
与此同时,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发表公开声明,称拟议的欧7排放标准将导致汽车直接成本增加,比欧盟委员会的预测高出4到10倍。
欧盟8个成员国正面抵制
就在去年11月,欧盟委员会在官方网站公布了“欧洲第七阶段排放标准(欧7)”的提案。具体来看,欧7取代并简化了之前单独的乘用车和货车(欧6)以及卡车和客车(欧VI)的排放规则,将所有机动车的排放限制置于单一规则之下,且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都设置了同样的限制。
与现有标准相比,欧7旨在加强对二氧化碳以外的污染物的限制,如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例如,欧7将柴油发动机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限制,从每公里80毫克下调至60毫克,还首次对所有车辆的刹车颗粒物排放和轮胎微塑料排放设置了额外限制,而排放测试方式也更加严格。
欧7的计划实施时间为2025年7月1日,提案公布后还需要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审议通过,但由于反对声不断,至今尚无下文。此次法国、意大利等8个欧盟成员国站了出来,要求完全废除欧7中有关限制尾气排放的部分内容。这8个国家几乎占了欧盟27个成员国的近三分之一,而文件被发送至其他欧盟国家,并送交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和欧盟委员会,可能也不仅仅是一种表态。据路透社报道,这8个国家将有足够的投票权来阻止欧7提案通过。
“我们反对任何新的针对乘用车和货车的废气排放规定(包括新的测试要求或新的排放限制)。”上述国家在文件中表示,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制,可能会转移行业关键投资,使其偏离2035年欧盟“禁燃”目标。德国虽然没有签署这份文件,但德国交通部长沃尔克·维辛此前表示对欧7持保留意见。在不少欧盟国家看来,2025年的实施时间也有点为时过早。
《欧洲汽车新闻》指出,这份文件发布之际,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继欧盟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让欧盟到2050年走上气候中和之路的法律后,欧盟国家在环境法规方面的监管已经达到饱和。
或导致汽车成本大幅增加
与欧盟国家担忧欧7冲击汽车行业投资及就业相比,首当其冲的车企们对于欧7更是出奇一致的抵制。
作为欧洲汽车行业的代表,近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援引一份研究报告称,欧7将导致汽车直接成本大幅增加。根据咨询公司Frontier Economics的研究,包括型式认证、投资和设备成本在内,要符合欧7标准,每辆内燃机乘用车和货车的成本将大约增加2000欧元,而柴油卡车和客车的成本增加近1.2万欧元。
这些数字比欧盟委员会的评估大约高出4至10倍,后者评估认为,欧7对乘用车和货车成本的影响为180-450欧元,对卡车和客车的影响为2800欧元。ACEA认为,额外的成本将进一步推高汽车终端市场的价格,且由此带来的汽车价格涨幅可能会超过上述研究中估算的数字。
除了直接成本外,ACEA认为,欧7还会带来更多间接成本,例如更高的燃油消耗。“在车辆的使用周期中,可能会增加3.5%的燃料成本,卡车将增加2万欧元,乘用车和货车将增加650欧元。这些间接成本在欧盟委员会的评估中被忽略了。”ACEA指出。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欧洲汽车行业第一次表态反对欧7,大众集团、雷诺、Stellantis集团、依维柯、宝马等都曾“炮轰”欧7,称其“不切实际”、“非常愚蠢”等。正如欧盟“2035年禁燃令”有妥协方案一样,在反对声一片的情况下,欧盟委员会拟定的欧7标准恐怕也需要做出一些妥协,才能获得所有成员国的认可和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