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智能网联汽车是技术竞争更是生态较量
在《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一书中,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分党组副书记,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写道:“经过不断探索、试错和总结,我们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终于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后来居上,实现了汽车产业的转型发展。”
在“换道赛车”取得阶段性成功后,苗圩聚焦于对汽车智能化浪潮的洞察以及对产业的前瞻思考。在日前发布的新书《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中,苗圩将深耕汽车领域40余年的实践沉淀,把政策高度、产业深度与技术内容深度融合,系统阐释了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的理论体系,讲述了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实施效果。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从技术标准到生态构建,全面揭示了中国方案的创新逻辑;以全球视野剖析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规律,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坐标,以前瞻思维勾勒智能出行的新图景,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
最大限度赋能“车路云”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靠的是换道赛车,但换道之后如何持续领跑才是真正的大考。汽车产业必须靠中国特色的方案实现超车,让世界看到智能汽车领域的中国力量。”苗圩在新书发布会上的讲述掷地有声。
智能网联汽车其实就是在整车智能基础上加上网联化,采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协同发展的融合模式。2015年,在全球关注整车智能化的大背景下,经过认真分析研究,我国率先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提出不仅要关注整车智能化,还要同时推进道路的智能化和云服务,形成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云、车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即V2X。
今天的汽车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集成体,是跨界融合的成果。我国能否在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上继续取得突破,决定了我国汽车产业能否真正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
在被问到如何评估车路协同模式在全球竞争中的长期价值,以及如何将中国特色转化为全球话语权时,苗圩认为,单车智能和车路云协同是不矛盾的。在单纯依靠单车智能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应该想一想是否还有更好的实现路径。“通过路侧的智能化设施,形成聪明的车、智慧的路,通过车路云互动形成协同发展模式。”
国外的汽车企业并不是没有想过超越单车智能,只是当地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跟不上汽车智能化发展步伐。就像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人人都了解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但不是谁都有能力把蓝图转化为现实。
中国得益于体制优势,能够在单车智能基础上,最大限度赋能车路云一体化。苗圩举例说:“当你在北京开车时,导航和定位提醒你,保持现有车速,在下个路口仍是绿灯,这就是车路协同发挥的作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把整个城市的红绿灯全部改造,那还会有交通堵塞吗?整个城市的交通效率会大大提升,也为社会的节能减排发挥巨大作用。”
“要实现车路云协同,一定不能只是车的智能,要对道路上大量的标线、标识、锥筒等进行数字化、信息化改造;包括‘天眼’摄像头,也可以接入交通管理,将道路信息实时传输给路过车辆,可节省单车成本和计算量,未来可以通过标准化来大规模落地。”
标准先行 谨防失速
我国汽车产业在芯片、操作系统,甚至大模型上有短板,也有长项,必须扬长避短,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走在前面,全球汽车产业都会跟着走。一方面,法律规定,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要符合中国标准;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当前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无形中对全球汽车的发展,以及智能化推广起到了引领作用。“我们希望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逐步推向世界,在全球形成统一标准,不仅对全球交通管理大有裨益,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苗圩说。
苗圩表示:“要对标准高度重视,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标准,这涉及汽车、通讯、交通运输、道路管理等多部门、多行业,标准的制定要充分协同。目前整个行业的法规落后于行业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加快速度。标准的制定一部分取决于技术先进度,更多的还是谁先出台、谁先量化。”
苗圩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先将路端可能遇到的基础设施或标识物率先标准化,做到全国统一。其次,5G网络一定要切片,才能满足十几亿用户手机,以及3亿智能网联汽车的移动通讯需求。“这不仅是标准的问题,还涉及到网络通讯发展方向,要预先考虑到一些空白规则的需求。如今我们走在前面,可以先制定标准,再让其他人跟随我们前行。”
同时,苗圩指出当下有些企业为了营销搞出来一些“花哨”概念,模糊了消费者对于L2\L3\L4\L5不同阶段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以及无人驾驶的认知,无形中给用户的驾驶行为埋下安全隐患。他呼吁车企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在研究、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夸大其词”搞营销。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可能会产生诸如驾驶自动化系统随机故障、功能不足,个人信息使用和重要数据采集、利用未经授权等数据安全问题,网络攻击、网络侵入等网络安全问题,以及因在线升级改变车辆功能、性能而引入安全风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引发新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必须未雨绸缪,早做筹划。
集中力量办大事
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变革的浪潮中,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能够脱颖而出,开辟出独特的发展道路,苗圩认为离不开五大优势。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走在了全球前列,特别是在大模型领域具备应用规模与数据积累的优势,可以推动车载版AI落地;二是5G技术和网络基础全球领先,为高效的车路云通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三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我国年轻一代对新技术接受程度最高,具备推动产业变革的良好用户基础;四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正在建设统一的大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强劲,具备实现规模化应用的市场潜力;五是凭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使得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成为可能,为复杂系统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
苗圩强调,“下半场”竞赛不能仅靠单家汽车企业单打独斗,必须组织起来打团体赛,还要实行跨行业的融合发展。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加强协同。基于数据确权,实现行业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探讨建立数据有偿使用机制,建立公共数据大平台和面向行业的智算中心,将大家组织起来,集各家所长,同时有效保障各方权益。凝聚起各行业力量,联合共建开源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底座、汽车企业主导开发的自动驾驶功能软件以及车端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的产业生态,共同打造开放、开源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使之成为汽车企业和软件企业的共识。
推而广之,智能网联汽车是跨界融合的产物,涉及汽车、交通、通信、测绘、安全、IT等不同领域,靠单一行业、单一部门单打独斗难以形成有效推动力,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凝聚跨行业的力量,抢抓产业发展的窗口期。
智能网联汽车不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生态的较量,我们能否在车路云一体化、自动驾驶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上继续取得突破,决定了我国汽车产业能否真正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如何推动汽车与人工智能、通信、大数据等深度融合,如何将已有的优势转化为制胜未来的力量,都是当前整个行业需要凝识聚力共同解决的问题。
好消息是,比起“上半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客观条件,“下半场”我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更成熟的政策环境、更先进的市场发展水平、更强大的技术迭代能力、更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起点更高,这就要求我国汽车产业以更前瞻的洞察、更高效的创新,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大算力芯片等新型技术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领先优势,实现真正的换道超车。
“中国汽车产业的变革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踩油门就能实现,而是要咬紧牙关,坚持换赛道,久久为功打硬仗拼出来。”苗圩的话语朴实却坚定。
《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一书依旧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序,他在序言中回顾中国汽车工业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座座里程碑,是自力更生、改革开放的成就,更是亿万中国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他落笔处,字字句句是豪情,是希望:“我们要立这个志向,让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中国贡献。千仞易陟,天阻可越。我相信,政产学研各司其职,协同发力,抓住机遇,建设汽车强国的世纪梦想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