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再增一员 哈啰为何开辟新赛道
6月23日,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蚂蚁集团)、上海钧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哈啰)、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的“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造父科技”)在沪注册,公司注册资金12.88亿元,将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Robotaxi再增一员。在这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在共享出行领域深耕多年且占有一席之地的哈啰选择全新赛道参与竞争,且这一赛道参赛者也不少。
强强联合 共同押宝L4级自动驾驶
据了解,造父科技的三方股东首期合计出资超过30亿元。事实上,早在4月,三大股东就已经发出要关注L4级自动驾驶赛道的信号。彼时,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称,三方将基于各自技术和资源优势,合作研发L4级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提升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推进商业化应用和生态建设。
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官方资料显示,哈啰近年来持续深化出行业务,拓展海外市场,并推动AI在出行领域的深度应用,为进入Robotaxi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据悉,哈啰Robotaxi业务及研发团队已经招募了一批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人才,完成核心人才矩阵的搭建。蚂蚁集团近年来也积极投入AI基础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其在大模型、强化学习、具身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布局,以及在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可为哈啰发展自动驾驶业务提供广泛支持。而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动力电池技术和智能滑板底盘技术上的积累,将为新公司提供自动驾驶安全底座。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表示,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哈啰都是业内知名度较高的企业,此番合作属于强强联手。其中,宁德时代负责“腿”,蚂蚁集团建构“脑”,哈啰提供出行“经验”,三者各司其职。再加上强大的资本实力,为造父科技开拓Robotaxi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了解,造父科技注册在闵行区莘庄镇,当地政府也对这个项目的发展寄于厚望。莘庄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与莘庄镇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高度契合,将加速莘庄“三中心”的技术转化能力,推动区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莘庄镇将持续发挥产业生态、产学研一体化、人才服务等优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全流程服务,助力项目“落地开花”。在示范运营需要地方政府提供顶层设计等方面引导的现阶段,地方政府对项目的支持,也是造父科技开拓Robotaxi市场的一大助力。
万亿级市场 吸引共享出行平台下场
哈啰方面称,造父科技的成立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Robotaxi赛道。哈啰Robotaxi业务首席科学家Yolanda表示,第一阶段哈啰会差异化竞争,先打造一个多层次可接入的Robotaxi运营平台,能够适配不同车企。哈啰在Robotaix的发展会以“AII IN全球化”为基调,以国内为主,逐步拓展各城市。在未来也会积极开展国际化的业务。
“万亿美元级的机会”无疑是吸引哈啰进入这一市场的关键。6月23日,特斯拉Robotaxi车辆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地区正式投入运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预判,Robotaxi赛道是一个“万亿美元级的机会”,有望为特斯拉带来巨大收益。高盛的调研报告也指出,预计到2030年,将有50万辆Robotaxi在中国10多座城市运营,这一领域不再局限于技术可行性探讨,而是转向如何实现商业化落地。预计到2035年,中国Robotaxi市场总规模可达470亿美元,且有望实现盈利,2026年开始在一线城市实现正毛利率。
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正在吸引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方企业下场厮杀。尤其是出行平台转战Robotaxi已经成为普遍动作。Yolanda也表示,依托于无人驾驶,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争先恐后,包括出行平台像优步、Lift已从网约车角度引入Robotaxi。
在国内,出行平台也在行动。刚刚在港股IPO的曹操出行正在积极布局Robotaxi,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的车辆在苏州、杭州已经启动示范运营。此前,曹操出行已披露,预计在2026年底推出专为自动驾驶而设的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上汽集团的享道出行也在布局Robotaxi商业化运营。2024年6月,享道出行拿到国内首批自动驾驶L3/L4准入和上路的通行证。据介绍,C轮融资后,享道出行将联合股东方Momenta在上海打造L4级别Robotaxi车队,计划2026年内车队规模达到200辆。
早期开拓者则加快了布局速度。今年5月,文远知行和优步达成合作,双方计划在未来5年内,于欧洲、中东等核心国际市场的15座城市,全面铺开自动驾驶Robotaxi服务。百度萝卜快跑方面透露,很快将落地迪拜和香港,并且和新加坡政府也在接触。
“目前,Robotaxi的商业化体量还较小,大部分做Robotaxi的企业都处于‘烧钱’阶段,对于哈啰来说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张翔说。但他同时表示,现在看起来进入Robotaxi领域的企业比较多,但大多数只是在小区域内测试运营,其实市场竞争并不激烈,携雄厚资金的哈啰此时入局或许并不算晚。
更为关键的是,在共享出行领域,共享单车等项目已经趋于稳定,市场热度减弱,而Robotaxi因广阔的市场前景成为各方新的投资热点,这或许也是哈啰开辟新赛道的重要原因。
后来者底气何在?
相较于已经展开Robotaxi示范运营的其他出行平台,哈啰的此番入局,在时间线上还是略显滞后。不过这并未影响这一“后来者”对商业化运营的信心。
成立于2016年9月的哈啰起步于共享单车业务,多元化一直是其发展主题。2017年,哈啰布局共享电单车,并在2018年由“哈啰单车”更名为“哈啰出行”,后来,又陆续增加了顺风车、网约车、换电、跑腿等本地生活业务,成为一个综合性共享出行平台。此番开拓Robotaxi市场,或将是哈啰进一步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选项,而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多年积累,将成为其进军Robotaxi市场的底气。
“Robotaxi已经进入行业爆发的前期。作为出行平台,哈啰希望凭借自身在出行服务和高效运维方面的优势,切入Robotaxi市场。我们的发展将以‘ALL IN全球化’为基调。短期内聚焦国内市场,逐步推进与城市的对接与合作;长期目标则是积极拓展国际化业务,将中国优秀的自动驾驶产品和服务推向海外。”在Yolanda看来,哈啰在共享出行领域积累的资源整合、车队管理及用户服务经验,能够为Robotaxi业务提供标准化运营解决方案,降低服务成本并提升效率。而降本增效正是当前Robotaxi市场化的关键。
在当前Robotaxi市场化爆发前期,如何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使Robotaxi能在实际运行中找到赢利点,探索成功的商业模式并快速推广是行业发展的关键。而在这方面,哈啰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具有一定的优势。“哈啰致力于打造多层次、可灵活接入的运营平台,能够适配不同车企与Robotaxi技术合作伙伴。通过发挥在运营、运维方面的技术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做大市场,推动行业发展。”Yolanda认为,得益于技术进步与产业成熟,哈啰虽在算力布局上起步较晚,但当下新能源与智能化产业链日趋完善,技术路径逐渐明晰,这为Robotaxi商业化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哈啰能够更精准地进行资源投入,借助产业红利,将Robotaxi从百万级高价或演示阶段,发展为安全可靠、符合普惠理念的前装量产产品。“我们相信,预计明年,随着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与推动,Robotaxi在单个城市的部署规模将从当前的千辆级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在未来两到三年,随着运营运维单车成本与隐性成本的降低,以及C端消费者对Robotaxi接受度和使用率的提升,Robotaxi有望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与普及。”Yolanda对哈啰开拓Robotaxi市场充满信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哈啰在出行服务上有经验,进入Robotaxi赛道可拓展业务,满足用户更多出行需求。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则认为:“Robotaxi是新兴的前沿技术,发展空间广阔,产业刚刚萌芽,‘人人’都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