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5%汽车关税“大变脸”
赶在8月1日“对等关税大限”前的最后窗口期,美国总统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极限施压,陆续与包括日本、欧盟、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贸易协议,关税税率各不相同。
汽车关税是美国与多方贸易谈判的焦点所在。自2025年4月3日起,美国对所有进口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加征25%关税,使得乘用车和卡车的关税分别飙升至27.5%和50%。数据显示,从金额来看,2024年美国进口最多的是来自墨西哥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其次依次是欧盟、加拿大、日本、韩国等。
显然,特朗普政府是以汽车关税作为谈判筹码,为美国争取更多利益。近几个月以来,经过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妥协和退让,美国同意降低进口车关税,且对不同国家征收的汽车关税呈现出明显差异,凸显出美国在汽车关税政策上的“差别对待”,也反映了其根据双边协议内容灵活调整关税的策略。
欧盟汽车关税降至15%
7月27日,美国与欧盟达成框架性贸易协议,宣布对大多数欧盟商品征收15%的进口关税,包括汽车、半导体和药品等。欧盟则承诺增加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并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和“数千亿美元”的武器。此外,协议还包括对一些战略性商品实施零关税,例如飞机及其零部件、某些化学品、半导体设备等。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15%的税率是欧盟委员会能够达成的最佳结果,将为市场带来稳定性。至于钢铁和铝、芯片、烈酒三大关键领域的关税则待定。
对此,沃尔沃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大众集团等表示欢迎,该协议将使他们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关税从目前的27.5%降至15%。“我们对欧盟与美国在关税争端中达成协议,以及由此为欧洲汽车行业带来的规划确定性表示欢迎。”大众集团表示。沃尔沃汽车也对该协议及其带来的确定性表示欢迎。该公司称,其将继续奉行“在销售地尽可能多生产汽车”的战略,包括在其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西北部的工厂增加XC60车型的生产。
不过,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表示,虽然该协议避免了贸易争端的进一步升级,但德国汽车制造商仍将付出不菲代价。“显然,美国对欧盟产汽车征收15%的关税,将使德国汽车行业的企业每年损失数十亿欧元,并在他们转型的关键时期带来负担。”她表示。
此外,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也表示,美欧贸易协定将重创欧洲支柱产业——汽车业,因为此前美国对欧洲产汽车征收的关税仅为2.5%,而如今是之前的6倍。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也在内阁会议上表达出对欧盟谈判表现的失望,批评欧盟未能充分利用其单一市场的优势,也未能对美国形成足够的威慑,争取到更有利的协议条款。
日本汽车关税降至15%
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宣布,已与日本就关税谈判达成协议,对日本的“对等关税”为15%,而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方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
日本是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因贸易逆差、汇率和汽车市场准入等发生过贸易摩擦。尤其是汽车,美国是日本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2024年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约137万辆,占到汽车总出口量的3成以上。相比之下,美国车企在日本的销量寥寥无几。特朗普曾致信日本首相石破茂,声称将自8月1日起把几乎所有日本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25%。
而后经过谈判,美国将对来自日本的汽车加征12.5%的关税,加上此前2.5%(乘用车)的基础关税税率,合计为15%。汽车零部件的总关税同样调整为15%。钢铁、铝的关税则维持现行的50%。作为回报,日本企业将在半导体、钢铁、造船、能源、汽车等领域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与此同时,日本需要在大米、汽车等领域开放本国市场。
在日本舆论看来,作为日美谈判焦点的汽车关税下调幅度超出预期,反映美方在最终协议中作出了较大让步。这一信号也刺激日本汽车企业股价大涨。
美方在汽车关税方面的让步则引起美国汽车行业的不满。代表通用汽车、福特和Stellantis利益的美国汽车政策委员会主席马特·布兰特认为,日本进口车几乎不含美国本土零部件,所要缴纳的关税却低于在墨西哥、加拿大等北美地区生产,美国零部件含量更高的汽车,这会损害美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利益。
韩国汽车关税降至15%
7月30日,特朗普发文称,美国已与韩国达成“全面完整”的贸易协议。美国将对韩国进口产品征收15%的关税,而韩国方面不会对美国产品征收关税。韩国将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对美全面开放市场,接受包括汽车、农产品等在内的美国产品。
当地时间7月3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称美韩贸易协议消除了韩出口环境的不确定性,3500亿美元投资中1500亿将作为韩美造船合作专用资金。韩方还表示,美国对韩汽车关税将降至15%,韩国不会向美国进一步开放大米和牛肉市场。
也就是说,汽车关税方面,韩国与日本得到的待遇一致,都是15%。两国也颇有相似之处,整车和零部件出口对美依赖度都比较高。一直以来,美国不仅是韩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韩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韩国贸易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到约135亿美元,占这一品类出口总额的36.5%,而2020年为29.5%。汽车及零部件合计出口额占到韩国对美商品出口总额近4成。在美国组装整车的现代、起亚,零部件本土采购占比不到20%,剩下的均须从韩国进口,部分畅销车型韩国产零部件比重甚至高达9成。
15%的关税让韩国汽车企业与日本、欧洲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韩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该协议为韩国、日本和欧盟之间“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铺平了道路。韩国国际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郑哲则指出,虽然韩国汽车出口相比日欧同行不会处于劣势地位,但也失去了曾经的竞争优势。此前,美国对进口乘用车整体征收2.5%的关税,对轻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
英国汽车关税降至10%但限额10万辆
5月8日,英国和美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这是美国政府在4月公布“对等关税”计划后获得的第一项协议。英国政府同意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方面做出让步,以换取美方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
按照协议,英国汽车出口至美国的关税将从27.5%降至10%,每年限额为10万辆,与去年英国对美出口的数量相当。钢铁和铝免关税,美国同意取消3月以来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的25%关税。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的数据,2024年英国向美国出口约10.2万辆汽车。如果超过10万辆,则仍然要缴纳高额关税。另外,目前英国对美国汽车征收10%的关税。
汽车被认为是英国国际贸易的主引擎,而美国是英国第二大汽车出口市场(仅次于欧盟),尤其是捷豹、路虎等品牌对美销售占比较高。2024年英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90亿英镑(约合120亿美元)的汽车,占英国汽车出口总额的27%。
关税调整后,英国汽车对美出口成本显著下降。分析师指出,以英国制造的路虎揽胜为例,每辆车出口至美国的关税将减少约4500美元。不过,10%的关税以及配额限制仍像“紧箍”一样,制约了英国对美汽车出口规模。摩根大通测算,协议对英国汽车业的年收益贡献不足2亿英镑,远低于车企因关税造成的损失。
SMMT近日公布数据显示,受美国关税政策重创,一些企业在上半年放缓甚至停止了生产,从而导致上半年英国汽车产量降至195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SMMT表示,已经生效的美英关税协议有望增强行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