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还能领跑几年

发布日期:2025-08-27·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郝文丽 编辑:孙焕玉
记者:郝文丽 编辑:孙焕玉

8月20日,有消息称中国一汽计划初步要约收购零跑汽车10%左右的股份,且相关方案已在内部流转推进。不过,中国一汽方面随后迅速回应,明确表示“这是不实信息”。尽管传闻被辟谣,但这一风波本身已足够说明:零跑汽车当下正处于市场视野的焦点,其发展势头与行业关注度可见一斑。
  数据为零跑汽车的强势崛起提供了最有力的注脚。7月,零跑全系交付量达到5.01万辆,这一成绩不仅让其继续稳坐新势力销冠宝座,更创下品牌销量的新高峰。而转换视角,今年1~7月,零跑汽车在海外市场同样表现抢眼,蝉联中国新势力品牌海外销量冠军。再转换视角,日前,零跑发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零跑汽车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从最初不被行业和市场看好,到如今成为集“国内销冠”与“海外销冠”于一身的“销冠王者”,零跑汽车的蜕变背后,绝非偶然。
  零跑的销量密码:死磕性价比
  事实上,零跑汽车能有如今的发展态势,与创始人的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当前存活的几家新势力车企中,其创始人都是曾有过成功创业经历的人,这或许是几家企业能够立足的重要原因。这些成功创业者凭借过往的经验,深谙创业之道;而那些未能存活的新势力,大多是因为创始人缺乏创业经验,或是未能打通与资本市场的连接。那么这几家存活的新势力企业中,零跑又为何能表现突出呢?
  电车人产业平台创始人马前程分析,零跑的崛起轨迹与理想有着相似之处,仿佛是同一商业逻辑下的轮回,只是二者聚焦的市场不同。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坚守清晰且专注的战略,始终聚焦单一市场深耕,而非朝三暮四地拓展业务。
  具体来看,理想精准锁定40万元级家用豪华SUV市场,推出的车型均围绕这一市场需求打造,不涉足其他领域;零跑则聚焦入门级市场,瞄准年轻人及年轻家庭的第一辆车,以较低成本、时尚外观和丰富配置为卖点。这种聚焦策略让它们能够集中资源打透市场,这是其取得阶段性成功的关键原因。
  不过,两者选择的市场特性决定了不同的发展天花板与盈利难度。理想所处的市场虽能较快实现盈利,但规模有限,当销量达到4万多辆后便难以突破,甚至出现下滑趋势;而零跑的市场规模更大,具备持续扩张的潜力,但其市场竞争激烈,盈利难度极高。即便销售额达到200多亿元,盈利也仅3000万元,按照当前态势,可能需要等到年销量突破100万辆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盈利。这种差异本质上,是企业家对市场和商业的认知差异及战略选择的结果。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原副会长、新能源汽车委员会会长李金勇也认为,零跑选择以性价比为核心的发展路径,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决策。
  零跑的逻辑则完全契合汽车工业的基本发展规律:以高性价比打开市场,通过持续扩大销量形成规模效应,而规模的扩张又能显著降低边际成本,当边际成本下降到一定阈值,盈利便水到渠成。这种“性价比-规模-降本-盈利”的正向循环,不仅让零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更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汽车产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博弈”的当下,这种遵循产业本质的战略选择,正是零跑能够实现持续增长的核心密码。
  联手Stellantis 把“出海”打成顺风局
  以性价比为核心的战略不仅在国内市场收获了显著成效,推动零跑成为新势力中的佼佼者,更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让其在海外市场同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1~7月,零跑出口量高达2.5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出口销量榜首。欧洲市场作为零跑海外拓展的重点区域,7月订单量突破4000辆,创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零跑国际已在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等超30个国际市场积极布局,全球销售与服务网点超1500家,其中在欧洲就设有超550家网点。8月8日,零跑与欧洲滚装巨头格里马尔迪集团在上海举行首航交付仪式,新船满载超2500辆零跑全新电动汽车驶向欧洲市场,为其欧洲业务注入强大助力。
  此外,零跑海外本地化生产也迈出关键步伐,4月18日,零跑与Stellantis集团宣布在马来西亚吉打州的Gurun工厂启动零跑C10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8月7日,首辆零跑C10-OTS顺利完成装配下线。零跑还计划于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持续深耕全球市场。
  马前程认为,零跑在海外市场的独特优势,与其和Stellantis集团的深度合作密不可分。Stellantis持有零跑约18%的股份,是其第一大外部股东,这种紧密的资本联结使其与零跑形成了近乎“一家人”的合作关系,远超其他新势力与国外车企的合作层级。
  Stellantis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成熟的渠道网络和深厚的品牌积淀,这让零跑得以“借船出海”,无需在海外市场从零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开发渠道或打造品牌,只需将经过市场充分验证的产品与Stellantis的全球资源对接,便能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双方的合作深度还体现在产品层面,零跑的产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出口需求,例如车型B10便是LEAP3.5全球化架构下,全新B系列首款全球化车型。即便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进行调整,也仅需进行适应性开发,效率极高。
  汽车渠道专家安阳则认为,零跑在供应链整合、平台技术及零部件整合方面展现出的强劲实力,使其具备了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这正是它对Stellantis的核心吸引力。海外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远不及国内,这使得零跑在成本控制上的优势能更好地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无论是产品自身的成本,还是海外经销商的销售价格、利润空间,都能保持在理想水平。依托Stellantis成熟的销售网络,再推出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黑马到长跑选手 零跑的优势能延续多久
  零跑无疑是当下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当之无愧的行业黑马,然而在新势力领域,“各领风骚两三年”早已成为常态,头把交椅的频繁易主,深刻印证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在这种充满变数的行业格局中,零跑能否将当下的增长劲头延续下去?
  李金勇判断,零跑虽起初给经销商的利润较低,但产品定位朴实,聚焦大众买得起的车型,且在增程领域发力,战略方向始终明确,这推动其销量不断增长,国内外市场表现均佳。在进入头部阵营并实现盈利后,零跑进一步坚定了各方信心,经销商的投入随之加大,形成了良好合力。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捧热度很高,品牌概念虽有但影响力相对较弱,这使得市场呈现“各领风骚仅三五个月”的特点,新车往往因高性价比而爆红。零跑坚持性价比战略,已突破规模瓶颈并实现盈利,这些利好因素相互叠加,将助力其持续向好发展。一旦占领客户心智,市场份额便会稳步提升。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零跑就能高枕无忧了。零跑汽车走的是低价竞争策略,但以价换量之后真正考验车企能走多远的是,车企是否有能长期稳固市场的技术和产品,毕竟技术路线可模仿,低价策略也可抄袭。
  业内人士分析,从产品竞争力来看,零跑汽车的表现并非如表面上那般光鲜,车型设计并没有形成独特魅力,认知度和其他新势力的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从核心技术来看,零跑走的是自研技术的路线,但其技术相对行业领先品牌来说并不具有优势,即使在新势力车企领域,也稍显逊色。有测评机构的数据显示,零跑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在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分并不高。另外,虽然当下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捧热度超过品牌本身,但长期来看,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对巩固消费群体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品牌在市场上建立长期独特的竞争优势。目前,零跑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比较低调,这有企业策略的原因,也有品牌打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零跑所在的低价车市场会涌入更多玩家,这些都是零跑面临的挑战。
  马前程对零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在汽车行业,存在着“火三年左右”的周期规律,很少有企业能长期保持领先态势,这与汽车的产品开发周期密切相关。一款车从开发到上市通常需要两三年时间,企业需提前预测两三年后的市场需求,若预测准确,上市后便能在短期内占据优势;但随着时间推移,其他企业会在其基础上进行改进,推出更优产品,原本领先的企业优势便会逐渐减弱。可见,汽车产品的周期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态势,企业若想打破这一规律,需在产品迭代、市场预判等方面持续发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