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成长路上的玩伴
一说到汽车,“95”后的小丁立刻想起家里那辆陪伴了她数十年之久的大众宝来。这辆被丁妈称作“宝宝”的轿车,作为小丁成长路上的玩伴,陪着小丁度过四季,走过懵懂,迎来无数个清晨。
与大部分孩子不同,小丁从小便进入寄宿制学校学习,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朝阳到海淀清河的距离,在如今看来不过是换乘几趟地铁的事情。但是在市政交通还不发达的当时,小丁只能选择周日乘坐学校的班车赶赴学校。周五晚到周日下午,短短一天半的时间,是小丁为数不多地在家的休闲时光。无论是奔波的上学路,还是与父母短暂的相处时光,对于年幼的小丁来说,这些都无法接受。于是,小丁对父母说:“我们家能不能买辆汽车呀?这样就可以周一早上再去学校了。”2003年,小丁三年级,中国入世第二年,汽车市场生机勃勃。丁爸丁妈经过多次商讨,终于敲定了当时热销的一款德系轿车——大众宝来。
汽车到手后,小丁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当其冲地便是她再也不需要辛苦地赶班车,而是周一早上坐着丁爸开的小轿车去上学,与父母的独处时光大大增加。考虑到家里老人年纪大,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不方便,丁妈还专门学了开车,方便老人们出行。后来,丁爸还带着全家人一起,开车回了爷爷的老家,一路上的轻松惬意,让老人们不住感叹,有车真是方便!
不知不觉间,家里的宝来陪伴着小丁从小学升入高中,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小丁的上学路总是有“宝宝”相随。高二这年,丁爸工作调动,一辆车再也无法满足家里的出行需求。于是,买车一事再次被提上丁家日程。出于对德系的信任,全家人的目光依旧锁定在了德系汽车。经过一番对比与挑选,驾驶舒适、空间利用率高、外观稳重大气的奔驰E300L被收入囊中。新车刚刚入库,便从“宝宝”手中接过送小丁上学的任务。说起这第二个玩伴,小丁忍不住感叹:“这辆车真的,又长又宽!”
时间转瞬即逝,2014年,小丁大二,“宝宝”终于寿终正寝,在丁妈的眼泪中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彼时,北京的公共交通网络不断扩展,加之绿色出行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地人开始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小丁亦是如此。由于学校在北京,她一有空便会坐公交或地铁回家。小时候出行的不便,如今都不复存在。
今年,小丁顺利毕业,正式成为一名忙碌的 “打工人”。每天一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让上班不足一月的小丁感到疲惫不堪。谈及买车,小丁却略显犹豫。她表示:“开车上下班的话确实很方便,但是北京现在太堵了,还有停车也是个问题。你说你不开吧,还是要交停车费。开吧,去哪都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然普及到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就是停车难与堵车问题,我们的困扰从“没有车”变成了“车太多”。不过,作为一个参与5年却仍未摇到号的人,小丁感慨,当前买车最大的问题还是摇号的不确定性,一旦摇到号,她一定马上行动,和父母一样,买一辆德系车。
在她看来,汽车带来的便利性是地铁、公交都不能比拟的。汽车对于小丁而言,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陪伴她成长、承载她记忆的玩伴。
编辑:赵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