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伟:做一个热心公益的司机

发布日期:2020-12-08· 中国汽车报网 赵建国 编辑:赵方婷
赵建国 编辑:赵方婷

  

  “我刚刚出差回来,现在我们公司每天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做管理一点不比开车轻松。”接通电话已是晚上10点多,王晓伟正在回家的路上。现在,他在河南平顶山市成立了一家物流公司,管理着40余辆大大小小的货车和数十名员工。

  “要说生活,肯定是越来越好了,是汽车改变了我的生活。”他对此感慨万千。在他的记忆中,从23年前拿到驾照就开始开车,期间开过卡车、轿车等多种多样的汽车,车轮上匆匆而过的岁月,如同一部影片,为他展现了精彩的世界,也记录下他的追求与梦想。

  ■车窗外的世界很精彩

  20世纪90年代,在南下“打工潮”中,来自农村的青年司机王晓伟也带着改变命运的梦想,与几位同乡一起去深圳打工,在一家公司的车队开轿车。几年下来,在深圳这座城市川流不息的车流中,他的驾驶技术日益长进,还有机会与众多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年龄段的人近距离交流,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打工虽然没赚到多少钱,但在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新知识几乎每天都刷新我的认知。”在他看来,从车窗中看到的这个世界,是一部百科全书,有很多人从普通的打工者变成了管理者甚至是老板,实现了致富的梦想,当时的他虽然没有条件去做到这些,但在那时已然埋下“做自己的公司、自己当老板”的梦想种子。

  几年后,王晓伟又跟着几位同乡回到河南,在郑州的一家公司开车。他不仅驾驶技术好,还一直乐于帮助别人。“开车给我带来了好缘分、好运气。”他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位伶俐能干的女孩,对方因为他人品好,并没计较他出身农村、一穷二白。“她现在已经成为我的妻子。”对此,王晓伟感到很开心,因为两人不仅成为生活上的伴侣,她也成为他事业上的好参谋、好帮手。

  因为父母年龄渐渐大了,身边没有人照顾,王晓伟回到了家乡平顶山,靠贷款买了人生的第一辆货车跑运输。2019年初,在机缘巧合和同乡的帮助下,他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收入多了,支出也多了,操心的事情更多了,但我们公司与其他物流公司不一样的是账务公开,让大家透明赚钱。”多年一线开车打工的经历,让王晓伟更懂得司机这个职业的辛苦和需求。

  在妻子和周围人的眼中,今年1月他的一个举动,令大家印象深刻。1月下旬,王晓伟在手机上看到一条信息,捐赠给武汉火神山医院的一批急需物资要送往武汉,货主愿意付双倍价钱,但很长时间却无人回应。“这趟活我接了,不要钱。”王晓伟在家坐不住了,他主动打通了货主的电话。送货那天是大年初一,小雪纷纷扬扬,王晓伟拿到了“疫情防控特别通行证”和“车辆通行证”,与另一名志愿者司机一道轮流驾车一路疾驰赶往火神山医院,两人经过7个小时连续行驶,把这批急需的捐赠物资顺利送达目的地,解决了火神山医院的燃眉之急。而他不仅没收货主的钱,还自己贴上了油费。“为国家做点贡献是应该的,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我们个人的好生活。”他平静地说。

  ■入选“十大最美货车司机”

  见多识广的王晓伟一直告诉记者,要做个热心肠的司机。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晓伟毅然放弃了在深圳较为稳定的工作,自己主动赶到汶川,无偿参与抗震救灾,做了2个多月的志愿者,货车、翻斗车、轿车……他的A类驾照派上了用场,用自己的汗水书写了人生路上闪光的一页。

  王晓伟十分热心公益活动,近两年在家乡平顶山组织成立了司机行业协会,为司机买车以及家庭出现困难的司机提供服务和帮助。在他的努力下,如今本地司机到当地4S店买车可以获得最大幅度的优惠;近两年他先后组织为家庭贫困的司机同行捐款10余万元。

  今年2月,根据当地的疫情防控需要,王晓伟在驾驶一辆铲车作业时突然遭遇刹车失灵,眼看就要翻进前面的深沟,他跳车逃生,导致右腿严重骨折,直到现在还在康复中。从手术后能起身时,他就拄着拐,依旧奔波在公司和出差路上。“虽然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原因,公司运输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为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还是要想方设法把损失补回来,目前公司的业务量在当地同行中名列第一。”尽管很辛苦,但他觉得值得。

  王晓伟还是个大家都知道的孝子,母亲年近七旬,健康状况不是太好,王晓伟只要不出差,每天再晚下班也要赶回父母家里看望。平日里,他对家人的关心总是甚于自己。结婚10多年来,妻子已经深深理解了这个忘我的丈夫,全力支持王晓伟的工作和他的公益活动。“妻子和家人的支持是我努力奋斗的最大动力之一。”王晓伟感叹道。

  今年国庆节前夕,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总工会组织的联合评选中,王晓伟被授予“河南省十大最美货车司机”荣誉称号。“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司机,也没做什么大事,让员工和家人过上好日子,有机会为国家和社会多做点贡献,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他说。

  编辑:陈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