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石家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举行
10月11日,以“两化融合 智能互联”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石家庄)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峰论坛在石家庄举行。论坛由石家庄市政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吴松泉、全国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周荣、交通运输部副研究员熊燕舞等政府及行业企业人士参与了论坛。
►“投资自由化将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汽车产业正面临产业变革、市场变革、政策变革,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产业生态深刻变革,竞争格局全面重塑。今年7月起,中国开始降低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股比限制也逐渐放开。吴松泉认为,关税的降低,短期内将刺激汽车进口大幅增长,但进口车市场份额仍会维持在较低水平,零部件的进口规模也将适当增加;随着外资股比的放开,外资势必将加大在华的生产布局(全产业链),这有利于减少进口和增加出口。
吴松泉
“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推动汽车产业加速调整。”吴松泉指出,在对外开放、补贴取消、双积分、投资政策调整、快速电动化等趋势下,自主企业面临全面洗牌,倒逼汽车国企加快改革和调整,外资企业也将优胜劣汰,广州五十铃、昌河铃木、长安铃木等的撤资就是例证,自主企业和新势力企业应竭尽全力抓住未来几年难得的机遇期,培育企业的自主核心竞争力。
►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车企面临从单纯的制造商到出行服务商的转型。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欧拉品牌总经理宁述勇对欧拉品牌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公布了欧拉出行“至2020年,自有车辆规模达到20万辆,服务用户1.5亿,覆盖200个城市,市值超300亿”的发展目标。
目前,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增长,中国已成为电动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全国电动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周荣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正活跃着三大类企业的身影,分别是传统汽车企业(北汽、长安、比亚迪、江淮等)、造车新势力(蔚来、车和家、小鹏、威马、拜腾等)、合资与独资(大众、宝马、奔驰、日产、丰田、特斯拉等)。
周荣
标准法规是保证电动汽车产品质量、促进技术提升的重要途径。据周荣介绍,在电动汽车标准方面,现行有效标准122项,其中电动车辆82项,充电基础设施40项。《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第一版》)于去年发布,而第二版也将于近日正式公布。与第一版相比,第二版在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标准、电动汽车整车标准、电动汽车车载储能系统标准、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标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系统标准、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标准、电动汽车其他系统和部件标准、电动汽车界面与通信标准、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标准、电动汽车相关产业标准等方面做了修订。
充电设施对于电动汽车来说不可或缺。交通运输部副研究员熊燕舞指出:“对充电桩来说,智能化和网联化是趋势。通过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撑,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
熊燕舞
电动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催生了电池回收难题。对此,国家863项目负责人、环境技术专家胡嘉琦表示,废旧动力电池具有环境和资源双重属性,处置过程应始终关注无害化、高值化综合利用原则。鉴于近几年报废的动力电池品质和种类庞杂,现阶段应重点关注原材料回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鼓励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置关键技术与装备,且应遵循物理机械+湿法冶金相结合的原则。
编辑: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