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绿色循环发展 加快构建动力电池闭环生态

发布日期:2023-12-09·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武新苗 编辑:王琨
记者:武新苗 编辑:王琨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迈入新阶段,近年来,动力电池产业成为各国产业政策的焦点,在各国纷纷推动本土绿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动力电池产业链全球布局面临调整和重塑。与此同时,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研发正加速迭代升级,技术性能不断提升,新体系、新结构的动力电池产品层出不穷,动力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被提上日程。

在12月8日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动力电池产业链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市场前景与动力电池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交流探讨。

汽车电动化拉动全球锂电池市场增长

在碳中和的共识下,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将持续拉动动力电池的需求量。

会上,波士顿咨询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李科表示,过去5年,电动化和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驱动全球锂电市场的高速发展。预计到2025~2030年,全球的锂电市场依旧将保持每年25%的快速增长,到2030年电池总需求将达到4TWh,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国已经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实力最强的锂电池供应链体系,预计至2025年,中国锂电池市场需求量将以42%的增速增长至约1TWh,2030年,将以13%的增速增长至约1.8TWh。

与此同时,伴随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竞争白热化,国内企业正加速走出国门,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回答好国际化的必答题将成为中国锂电池企业维持全球竞争力的关键!”李科强调,海外市场锂电池需求增长迅速,但由于本地产业链不完备、产能规划滞后等原因,导致供小于求现象凸显,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增长空间。

今年以来,动力电池出口更是成为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出海成为中国动力电池的增长领域之一。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表示,从全球电池市场份额来看,我国锂电池出口约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而且今后这个比例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动力电池的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崔荣国表示,长期来看,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市场的垄断性,动力电池市场垄断性比较强,今后,随着企业间的并购,垄断性可能会越来越强,对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是特别有利。二是逆全球化的问题凸显,欧美等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性政策,不利于全球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对于中国的电池厂商而言,全球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内厂商正加速全球化也对其海外业务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池厂面临全球化经营、行业竞争白热化与资本‘潮汐’并存等多重挑战,同时,还面临盈利挑战下的精益化运营和持续迭代的技术竞争。因此,如何对海外业务进行有效治理,是摆在今天中国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李科指出。

凝聚动力电池产业低碳发展的共识  

事实上,锂电池在促进汽车行业低碳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质疑之声,包括制造过程碳排放等问题。尤其2023年8月,《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欧盟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生产碳足迹以及ESG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锂电池生产确实存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欧盟电池法给行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直言,如果在用的不是绿电的情况下,每度电的碳排放约为60~120公斤,按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480GWh计算,碳排放高达5760万吨,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当下,社会和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企业低碳发展,ESG管理水平是国际化经营的必然前提,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

那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未来全球化的低碳竞争?对此,韦洪莲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一些国家和地区对电池碳排放信息的披露,加强企业碳足迹信息披露意识,同时,通过制度设计形成信息标签,建立国际统一的标准体系,包括碳排放核算体系以及产品标准体系,减少前端碳排放产生的同时,也便于后端的回收。

“中国的企业要重视把国际语言和国际规则融入到企业的战略当中去。”中汽碳(北京)数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碳管理咨询室主任赵明楠表示,目前,一些中国企业对技术、质量、安全、产能等方面的重视度非常高,但是对于低碳发展、循环经济、ESG等国际趋势、国际语言和规则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仅仅浮于表面,这必然会影响其全球化的步伐。

构建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推进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  

低碳发展的迫切需求下,电池回收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动化浪潮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具备先发优势,随着动力电池装机放量,电池回收利用的前景广阔,中国汽车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到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环节,预计到2030年,理论上,中国市场可供回收的电池材料规模将达到730GWh。”李科表示。

不过,目前来看,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任道重远。“当前,行业面临着正向制造风光无限、后端回收脏乱差的现状。我认为,动力电池的发展不能只关注销量,更要关注回收利用,并且回收可能会成为企业进一步参与全球竞争的入场券。”无锡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良取指出,对于电池企业而言,回收利用需要在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大量投入,如果每一家企业都单打独斗,投资费用是非常高的,最好的方式是一些骨干企业之间能够形联盟进行回收。

从具体路径来看,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动力电池的信息溯源成为重要一环。“电池回收首先要找它在哪里,才能进入到后续的拆解和循环再利用环节,这对全球电池资源的循环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大的挑战。”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汪鹏指出,从全球来看,由于各地的工序差异及产业资本差异,导致信息溯源遇到很大问题,因此,全生命周期的监测管控很重要,同时,构建全球维度的循环联盟,形成统一的调控机制也很关键。

“但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信息披露的内容是否会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的问题。”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战略企划部部长武双贺表示,锂电池有相关的溯源管理体系,但是,材料企业或回收企业与整车企业、电池企业相比,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弱,因此,需要在锂电回收方面,建立材料企业或回收企业与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的深化合作,提升包括ESG、碳排放的管理系统。

此外,如何将出海的电池纳入到循环回收的闭环体系中,也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关注。“对于电池企业而言,规划海外业务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规划新电池的生产制造,尤其欧美市场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延伸后,也要做好电池回收的规划和布局,提升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李科补充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