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老牌车企激励机制阻碍电动化
当这个标题出现的时候,立即有人表示反对。因为在激励机制下,马斯克把特斯拉带上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美国涌现出一批世界著名的企业,微软、谷歌、英伟达等。
反对的人其实说的没错,IBM、高通、脸书等通过激励机制成为全球著名的企业,这些都是创新型的IT企业,但他们不以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汽车举例。
美国的大型企业都有激励机制,在这项机制的鼓励下,特斯拉越来越强大,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的电动化步伐缓慢。特斯拉、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的高管都受激励机制的刺激,但马斯克是“光脚的”,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的CEO们是“穿鞋的”,两者的起点不同,激励目标与方法也不相同,欧美老牌车企的激励机制反而阻碍电动化。
马斯克是“光脚的”
在入主特斯拉之前,马斯克没有涉足过汽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人,他是从IT行业进入汽车领域,并瞄准了电动汽车。华尔街资本及特斯拉董事会对马斯克的激励也只考核电动汽车研发、生产及销量。相对于传统汽车人,马斯克是“光脚的”。
华尔街资本及特斯拉董事会的激励机制造就了全球首富。2022胡润全球富豪榜数据显示,马斯克的财富为21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万亿元),这笔财富主要来自于特斯拉给予马斯克的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根据特斯拉董事会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显示,2012年,为激励Model S计划以及推进特斯拉计划中的Model X和Model 3取得成功,并进一步使高管薪酬与股东价值的增长保持一致,薪酬委员会审查了马斯克的股权薪酬,并聘请Compensia作为其外部薪酬顾问为其提供建议。
2012年8月1日,董事会批准了2012年业绩奖,其中包括授予马斯克以每股31.17美元的行权价格购买特斯拉普通股5274901股的期权,相当于截至2012年8月13日特斯拉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马斯克要获得这些期权必须完成一系列指标。
数据来源:根据特斯拉董事会提交SEC文件整理
从考核指标可以看出,对马斯克的激励比较单一,即电动汽车研发及量产情况。那时候,特斯拉诞生还没有多久,是否能活下来是激励机制的主要目标。这原本是一个10年期的股权激励计划。但马斯克只用6年时间就拿到了4.5%的期权。
2016年,特斯拉首次实现盈利,此后利润逐步增加。为了特斯拉的长远着想,也为了给马斯克施加更大的激励,特斯拉董事会没有等到第一次签订的激励计划到期,2018年再次与马斯克签订了股权激励计划,这次股权激励计划参照了2012年的版本,但考核指标有所改变。
数据来源:根据特斯拉董事会提交SEC文件整理
特斯拉实现盈利后,第二次激励计划加入了不少传统汽车激励机制的一些财务指标。经营指标也必不可少,共有16个经营指标,其中最多12个可与所有分批授予的市值指标配对,即16个经营指标并不要求全部完成,完成12个就算达标。
老牌车企的高管是“穿鞋的”
全球多家汽车公司在美国设立生产、销售工厂,但美国能称之为老牌汽车企业的只有通用汽车、福特汽车。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他们的薪酬政策与特斯拉有很大的不同,老牌车企的高管是“穿鞋的”。
通用汽车在提交给SEC的文件中披露了薪酬制定的依据,从2017年到2022年的依据明确列出来,指标中包含财务要求,销量要求等,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构成了薪酬考核体系。
资料来源:通用汽车提交SEC文件
通用汽车在薪酬考核中不仅要求财务、销量等指标,还要求与竞争对手比较。
资料来源:通用汽车提交SEC文件
梅赛德斯奔驰、铃木汽车、福特汽车、日产汽车、特斯拉等都被视为竞争对手。在多重考核指标体系下,通用汽车提交给SEC的文件更列出了高管们的薪酬构成。
资料来源:通用汽车提交SEC文件
这是一份比较丰厚的薪酬回报,但是,通用汽车的高管们要拿到这份薪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用汽车提交的文件中还显示了完成了哪些选项才能够拿到,或者哪些选项没有达到,薪酬会有调整。比如,2021–2023 LTIP绩效指标规定了以下阈值。
资料来源:通用汽车提交SEC文件
福特汽车则与通用汽车有些不同,虽然创始人福特先生的后代重新进入福特汽车管理层制定薪酬的标准有所不同,但也是按照传统汽车的习惯确定报酬。
资料来源:福特汽车提交SEC文件
对于福特汽车的行政高管,福特汽车薪酬委员会也制定了一套标准体系。
资料来源:福特汽车提交SEC文件
福特汽车薪酬委员会对管理层获得报酬设立了不少指标要求,首先是财务要求,福特汽车提交给SEC的文件中列出了很多指标,报酬获得也需要参照竞争对手的情况。
期权是老牌汽车公司常用的方法,福特汽车薪酬委员会规定每笔授予股票期权的三分之一可在授予日期一周年后行使,另外三分之一可在两周年后行使,最后三分之一可在三周年后行使。
资料来源:福特汽车提交SEC文件
资料来源:福特汽车提交SEC文件
考核指标激励应用效果不同
以通用汽车为例,如今,人们提起氢燃料电池汽车就会用Mirai举例,其实,通用汽车比丰田汽车更早推出氢燃料电池汽车。
2001年,通用汽车在欧宝赛飞利多功能旅行车基础上开发出“氢动一号HydroGen1”,这款车以氢为燃料的电池动力概念车,这款概念车一经推出即受到许多人关注,随后,通用汽车推出了优化动力系统的“氢动二号HydroGen2”和“氢动三号HydroGen3”概念车。
如今,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风靡天下,其实,通用汽车同样算是电动汽车“开山”企业,1996年,通用汽车推出EV1,这是汽车界首款量产电动车,也被公认为20世纪90年代电动汽车的开山之作。2007年1月,在底特律举办的北美国际汽车展上,雪佛兰Volt概念车揭开面纱。
氢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相对传统汽车来说,动力系统完全改变了,能源获取方式不同,需要依赖新的基础设施。EV市场需要一点点培养,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研发新产品,新服务。比如,特斯拉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自己建设充电网络为购买特斯拉的用户服务。如果通用汽车也这么做,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势必影响通用汽车的财务指标。
通用汽车制定的激励计划中包含财务指标,如果财务指标被影响,通用汽车的高管们都无法拿到激励机制下的奖励。更甚者,如果通用汽车的财务指标不佳,将影响通用汽车的市值,引发股东们的不满。
而福特汽车前CEO马克·菲尔兹的下课事件,让其他老牌汽车企业的高管们不得不警觉起来。
在马克·菲尔兹领导的3年里,福特公司的股价暴跌近40%,与此鲜明对比的是,美国股市大幅度上涨,这让福特汽车的投资人极度不满。近年来,汽车产业面临电动化挑战,越来越多的智能驾驶技术兴起,也迫使汽车企业必须紧跟,否则就可能掉队。或许看到了汽车行业未来的技术与市场变化,马克·菲尔兹投入大笔资金研发新技术。
2016年3月,福特宣布成立汽车智能移动出行公司,继续推进“智能移动计划”,同时成立了一个名为“城市解决方案”的团队。
2016年5月,福特1.83亿美金投资云计算公司Pivotal Software;
2016年6月,福特投资了加州的高精度地图创业公司Civil Maps;
2016年8月,福特联合百度向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投资1.5亿美元;
2016年8月,福特宣布收购主攻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创业公司SAIPS,同时还与机器视觉公司Nirenberg Neuroscience达成独家合作,为无人驾驶系统的机器学习组建带来更多“类人化智能”技术;
2017年2月,福特宣布10亿美金收购无人驾驶技术创业公司Argo AI······
今天再回头看马克·菲尔兹当时的决策,没有一项不是现在汽车企业正在努力的工作。但是,马克·菲尔兹大手笔倾向新技术,势必影响福特汽车的财务指标。2016年的净利润为46亿美元,相比2015年下跌37.59%。
对于老牌汽车企业来说,传统汽车依然是“现金牛”,向电动化转型需要经受阵痛。从新势力造车企业来看,特斯拉直到2016年才盈利,理想汽车2023年实现盈利,蔚来、小鹏等一大批造车新势力企业还在亏损的泥潭里挣扎。
一方面,老牌汽车企业需要向电动化转型,另一方面,激励机制捆住了高管们的手脚,这不能不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