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海”,为何要构建起全方位的全球化发展体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都在纷纷“出海”,形成了加速全球化的新潮流。
“国轩高科将凭借产品、市场、制造、资本四大核心驱动力,构建起全方位的全球化发展体系,并坚定推进亚太、欧非、美洲三大海外市场齐头并进发展战略。”国轩高科战略运营副总裁熊永华近日在2025全球新能源汽车合作发展(上海)论坛(GNEV2025)期间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球化是国轩高科破局国际竞争、实现战略跃升的核心着力点。
与时俱进加速“出海”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蓬勃发展,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交付量预计将高达4600万辆。“在主机厂加速出海、海外多国大力强化电池本地化生产要求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开启出海征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熊永华谈到。
“在亚太、欧非、美洲三大海外市场并行推进,是我们全球化发展的战略决策。”熊永华介绍,国轩高科从2014年起就在海外市场布局技术研发,逐步形成了海外研发、生产、市场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如果加速拓展的步伐,亚太、欧非、美洲三大海外市场将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在海外市场,国轩高科希望在每个区域都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从原材料到电池再到电池回收,形成“三位一体”的垂直供应链整合,这已经在亚太、欧非、美洲三大海外市场积极推进布局,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的本土化政策,给客户带来价值共享。
对于东南亚市场,熊永华表示,东南亚市场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尚处于发展初期,碳排放强度较高,国轩高科期望深度融入东南亚“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通过自身的技术与产品优势,为当地低碳经济发展和绿色能源转型注入新动力。
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固态电池成为行业热点,也成为企业提升海内外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一环。熊永华透露,今年5月,在国轩高科举办的科技大会上发布了准固态G垣电池和全固态金石电池。从进展看,国轩高科倾注了较多的精力和资源来进行研发,近五年研发投入达百亿元,不断突破材料创新和前沿技术。目前300Wh/KG的G垣准固态电池产品已经完成多家整车客户装车测试,运行1万多公里的实车路测,金石全固态电池产品开发也有了突破,建立了行业领先水平的0.2GWh的固态电池中试线,并计划2027年实现量产。
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地区、城市有不同的政策法规,是“出海”面临的课题。“欧盟《新电池法》提出的碳足迹、电池护照等一系列新规定,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熊永华坦言,作为应对,国轩高科制定了相关的追溯系统,再加上中国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也有相应的追溯标准要求,从而搭建了较为完善供应链追溯系统。我们也参与GBA电池护照试点,完成首批电池护照发布,通过咨询评估,国轩高科的相关追溯体系可以满足欧盟的法规要求。
同时,在欧洲建设工厂,也需要达到欧洲“绿色工厂”的要求。熊永华介绍,国轩高科自己有光储充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在国内也有零碳工厂的成功示范,所以只需按照在中国的成熟经验推广到海外工厂,就能快速适配落地。
动力电池回收,既是欧盟等海外市场法规的新要求,也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熊永华表示,电池回收是欧盟《新电池法》的要求,而且其中明确规定了对于每年的回收比例。对于国轩高科来说,已经从原材料端就具备了回收条件,并已经有了相关的电池回收业务布局。目前,国轩高科对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个化学体系的动力电池都具备回收能力,海外也有战略合作伙伴,搭建了中国和美洲、欧洲、亚太等全球四个回收市场网络。国轩高科在海外市场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同样是借鉴了国内的经验。“我们在海外建设电池回收体系有两种模式。”熊永华说,一种是自建回收体系,依靠的是国轩高科自己的技术和回收工厂;另一种是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搭建回收体系,这两种模式都在按照计划推进之中。
构建新型生态关系
谈到整车企业与电池企业之间的关系,熊永华认为,至今,国轩高科在达成的供应链的战略合作中,已经打破了以前甲方乙方的上下游关系,协同构建技术共研、风险共担、价值共享的互利共赢的生态伙伴关系已经开始形成,这种深度融合不仅能共同推进电池技术迭代与新应用场景落地,更能通过协同降本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优势。
对于海外市场的布局,熊永华表示,已经在美洲、欧洲、亚太三大市场广泛布局,包括美洲、欧洲等都有本土化计划。企业“出海”既要满足当地的政策法规,也要符合客户需求导向。他谈到,至于具体的形式,到底是做Pack生产、电芯生产还是原材料生产,取决于公司战略规划、海外当地客户需求和政策法规的要求。在做海外布局时,国轩高科始终把合规性放在首位,我们相信,通过合规经营和本地化策略,可以实现全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企业全球化,熊永华强调,国轩高科积极拓展全球业务,从2022年海外营收29.8亿元,到2024年突破百亿元大关,海外营收占公司业务比重达31.1%,实现跨越式增长。在全球创新与产能布局方面,国轩高科专利申请累计超1万件,且海外专利数量呈现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8大研发中心,汇聚全球顶尖科研人才;打造20+生产基地,搭建起稳定、高效、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保障体系。
至今,国轩高科正以更为丰富和先进的产品,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熊永华认为,这也向世界展现出中国企业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他表示,要“以路为轴、以地为纸、合作为笔”,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这是历史潮流的延续,也是面向未来的正确选择。“国轩高科愿与全球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他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