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等多国都在部署这种绿色燃料汽车,其中有何玄机?

发布日期:2025-08-25·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在新能源汽车的世界竞争版图上,甲醇汽车正在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德国有造车新势力正在力推甲醇跑车,瑞典驰名世界的斯堪尼亚重卡也正在打造甲醇重卡……近来,国外甲醇汽车的布局正在掀起新一轮竞争热潮。

绿色燃料渐受重视

美国是最早使用甲醇燃料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布局甲醇汽车。目前,美国在部分州使用甲醇汽车示范运行。在探索绿色能源应用方面,美国一直走在前列。

2024年,美国能源部发布了《甲醇作为美国替代运输燃料》白皮书,较为详细论述了甲醇作为美国运输燃料的可行性,为甲醇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方案,也为甲醇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说明。白皮书指出,甲醇具有丰富的原料来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生产,包括利用可再生能源和二氧化碳捕获技术。这使得甲醇应用不仅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已有甲醇汽车正式在市场出售,主要供给州和联邦政府部门使用。对环保要求很高的加州政府,更是积极推动。进入21世纪,虽然由于油品生产和汽车生产技术的进步,使汽油汽车的排放获得很大改善,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和甲醇燃料的绿色环保等因素,甲醇汽车仍然在美国有一定市场,并在加里福尼亚等州长期示范运行。

在加里福尼亚州,一些物流企业率先试点甲醇重卡。这些重卡在日常物流运输中,展现出良好的经济性,相比传统柴油重卡,燃料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尾气排放显著减少,助力当地空气质量改善。甲醇重卡的成功试点,让美国看到了甲醇在物流运输领域替代石油的巨大潜力,为石油替代战略增添了重要砝码。

有行业人士指出,在能源安全备受关注的当下,甲醇燃料凭借其广泛的来源,成为各国破解能源困局的关键路径。煤炭、天然气、生物质以及可再生能源,都能作为甲醇生产的原料。甲醇具有良好的燃烧性能和较低的排放特性。与传统燃料相比,甲醇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大幅减少,对环境更加友好。此外,甲醇的储存和运输相对简便,不需要像氢气那样面临高压储存和运输的难题,这为甲醇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便利。由此,为甲醇汽车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也成为减少石油单一依赖的“良方”。

多国布局目的明确

当今世界范围内,不止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甲醇汽车。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有不同程度应用甲醇汽车,有的已达到较大规模的推广,甲醇汽车的地位在全球日益提升。

欧洲保时捷正在与西门子能源、埃克森美孚等多家公司合作,共同推进相关的研发和应用。保时捷从2020年开始便进行多次投资,推进甲醇合成燃料的生产,其位于智利的eFuels项目已正式进入工业量产阶段,成为全球首个甲醇合成燃料试点项目,年产能约为13万升。2024年,保时捷美孚1号超级杯首次完全使用甲醇合成燃料eFuels,使参赛的911 GT3 Cup赛车几乎实现零碳排放。未来,保时捷还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建立一座年产能高达7.5亿升的大型甲醇合成燃料生产工厂。

近年来,德国、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积极投身甲醇燃料汽车的技术测试。在德国的一些城市,物流企业试点使用甲醇重卡用于货物运输。这些重卡在实际运营中,验证了甲醇燃料在长途运输中的可行性与经济性。芬兰、瑞典则针对寒冷气候条件,重点测试甲醇汽车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欧盟从政策层面为甲醇汽车发展保驾护航,将甲醇纳入“液体碳中性燃料”体系,鼓励成员国加大甲醇汽车的研发与推广力度。这一政策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技术路径,缓解纯电动汽车对电网负荷的压力,实现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北欧的一些寒冷地区,由于冬季气温极低,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大幅缩水,而甲醇汽车受温度影响较小,成为当地交通出行的更好选择,与纯电动车形成互补之势。

此外,欧盟已明确在2035年实行燃油车禁售之后,依然可以继续销售使用绿色甲醇等合成燃料的内燃机汽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甲醇汽车的发展。

在日本,丰田、马自达、斯巴鲁等汽车公司于2024年5月联合发布了相关方案,阐述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多样化策略,并宣布将继续投资和开发使用包括甲醇在内的绿色燃料的内燃机技术,并通过内燃机与电动化技术相结合,助力内燃机脱碳。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技术的发展没有止境。有关行业人士表示,尽管甲醇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大规模推广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首要难题。甲醇加注站的数量相对较少,布局不够合理,影响了甲醇汽车的使用便利性。与传统加油站相比,现阶段尚未规模化的甲醇加注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这使得一些企业对建设甲醇加注站持谨慎态度,导致加注站网络建设缓慢,亟待解决。

同时,甲醇的生产成本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且在发动机效率、尾气净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提高甲醇汽车的实用性能、降低使用成本。

令人欣慰的是,为应对这些挑战,相关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对甲醇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鼓励企业建设甲醇加注站,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对甲醇汽车生产企业给予补贴和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研发和生产成本;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甲醇汽车技术研究,推动技术创新。

目前,随着能源转型的持续推进,绿色甲醇的需求将快速增加。据全球甲醇行业协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甲醇产量将达5亿吨,其中绿色甲醇达3.85亿吨,可见,未来绿色甲醇将作为重要的绿色能源,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

从长远看,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潮中,甲醇的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关专家认为,一方面,甲醇能够有效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供应风险,提高能源自给率。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经济体都十分重要,能够增强国家的能源安全。另一方面,甲醇的生产和使用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甲醇,不仅能够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还能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而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和探索,都可以带来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