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新:加强企业安全体系建设 助力新能源汽车 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04-08· 中国汽车报网 吴志新 编辑:齐萌
吴志新 编辑:齐萌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产品安全问题也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一直将安全作为事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并通过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开展安全管理体系检查、产品抽样检查、事故责任调查等多项工作,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水平的提升,有力地保障了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应用中的安全性。

为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压实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系统、科学、规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和市场监管总局于20224月8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完善安全管理机制、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监测平台效能、优化售后服务能力、加强事故响应处置、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组织实施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二十二条具体措施,并以《企业监测平台建设指南》的方式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监测平台的性能和功能做了进一步明确。《意见》的出台,对于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和安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意见》要求企业要规范产品安全设计、强化供应商管理、严格生产质量管控,尤其是整车企业要积极与动力电池供应商开展设计协同,持续优化整车与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匹配,持续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目前我国已具备较完善的、领先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体系,并先后制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18384-2020)和《电动客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电动汽车碰撞后安全要求和新能源汽车换电安全要求等18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在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方面,我国也率先实施热扩散、振动等相关安全要求。企业应该严格执行《意见》相关要求,从设计生产源头保障产品安全性,同时强化供应商管理和严格生产质量管控等手段共同约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在提高监测平台效能方面,《意见》对企业监测平台明确提出了“开展安全运行状态监测、建立隐患车辆排查机制、强化运行数据分析挖掘”3项要求,进一步强调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要求建立企业监测平台,做到“实时监测、隐患排查、安全预警”闭环管理,确保信息可追溯、可查询,实现问题可查、责任可究。企业作为安全监测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发挥好自身企业监测平台的作用,利用好监测到的运行数据,加强对安全风险预警和防范。

在加强事故响应处置方面,《意见》对企业售后服务网点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合理布局售后服务网点和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并重点提出确保各服务网点具有必要的售后服务能力、安全防护、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理能力。此外,在发生车辆起火燃烧,涉嫌失控等安全事故时,企业应严格落实事故上报机制,深入分析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问题。

在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智、电、网、数、软”的深度融合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等新的挑战。《意见》从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强化数据安全保护、落实个人信息保护等角度,要求企业切实履行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保护义务,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威胁,体现了有关部门在构建网络和数据安全规范管理体系方面的态度。

《意见》要求行业组织要发挥行业自律和技术支撑作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我国汽车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技术服务企业集团,将持续坚持“独立、公正、第三方”的行业定位,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充分发挥行业智库作用,持续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积极主动为主管部门献计献策;二是根据产业和技术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体系;三是搭建覆盖整车、零部件等全层级产品的测试平台,配合政府和行业企业搭建安全体系,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