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董三思:实干为先,用成绩说话
2013年,拥有浓厚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的北汽越野车焕新出发,现代化的北汽越野车生产制造基地正式奠基,专业的北汽越野车研发团队组建完成,首款民用越野车产品“BJ40”于水立方上市。
10年间,北汽越野车肩扛“越野世家”大旗,担当产业报国使命,致力于自主品牌越野车的研发和生产制造,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展成绩,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这累累硕果,离不开每一个北汽越野人的付出与努力,近日,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董三思接受了《中国汽车报》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他在北汽越野真抓实干、敬业奉献的故事。
一场不允许有失的“硬仗”
“我是自愿加入北汽越野团队的,因为我非常喜欢越野车。”董三思在2011年加入北汽集团后,2013年主动参加到了北汽越野的筹备工作中,2014年进入生产管理部,不过当时的他没有料到,仅短短3年后,他就迎来了工作生涯中的一场“硬仗”。
2017年,“BJ80”荣膺香港回归20周年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两次阅兵盛典的国家领导人阅兵检阅车,当时负责生产物流业务的董三思很快就接到了公司下派的任务,要为这两次阅兵盛典做好车辆的生产保障工作。“我们平时都说万无一失,而这次的工作口号,是不容有失。”董三思回忆道,为了确保车辆的顺利完成,北汽越野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团队,从研发、采购、制造到交付,他也有幸成为了团队成员之一,主要负责仓储物流工作。
董三思深刻感受到,这一次的生产任务比以往严苛百倍,从供应商制作零件开始,越野车团队人员就在现场进行跟踪,每一个零部件在供应商送来之前都需要进行仔细检查,确保100%合格,质量部与采购部门还要对这些零件进行复查。这时,董三思就需要根据零件的特性进行分类,并在送到生产线上之前,再次进行确认。“由于很多零部件在送来的第二天就需要使用,因此那一段时间,我们很多个晚上都不能休息,必须仔仔细细地核对零件,确保汽车的顺利生产。”董三思告诉记者,入职以来,他是第一次经历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很大,但这种全力以赴也让人觉得前所未有的充实。
最终,当一切的忐忑与不安在阅兵仪式圆满结束后终于消失,那一刻,董三思的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豪。“作为党员,我为能参与到国家这么重要的时刻而无比光荣。作为北汽集团的一员,我也为我们的产品所体现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工匠精神而万分骄傲。”董三思如是说。
幕后英雄更需协同合作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一线生产工作者是“幕后英雄”,他们不与客户接触,甚至可能不了解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只是默默负责生产制造,事实上,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变化来及时调整生产节奏甚至管理模式,也是董三思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2018年,正值北汽越野车生产产量和品种双双增加的一个特殊时期,当时BJ80产量大幅攀升,BJ40也刚完成新产品开发和上市工作,生产物流和采购供应团队需要为此进行调整,做出适应性的改变。董三思注意到,其实BJ80和BJ40两款产品的生产模式不一样,前者按照季度下订单,而后者则按月进行生产,但在实际工作中,两款产品都是按照季度滚动的模式进行生产,就直接导致了生产信息的延迟,供应商也出现了无法及时供货的情况。为此,董三思主动跟采购部门和供应商进行交流与沟通,就配送中心库房零部件预警机制进行了全年调整。
“我们主要开展了两方面工作。”董三思表示,一方面,着力优化最低的零部件库存数量和品种来确保下个月的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他们称之为最低的安全库存数量;另一方面,通过跟供应商联合共享生产信息,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来确保生产组织能够满足相应的订单需求。
当年,通过优化配送中心库房零部件预警机制,配送中心完成了预警提醒7000余次,提前识别重大停线风险6次,极大保障了总装车间的正常生产秩序。董三思表示,从2018年至今,通过不断优化生产与供应的沟通模式,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从未发生过生产计划之外的由于零件缺失而造成的停线。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这句李大钊的格言,也是董三思对待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北汽越野生产管理部门工作的这些年,他已经爱上了这里“以实干为先用成绩说话”的工作氛围。他坚信,只要以只争朝夕、敢打必胜的精神面貌向“中国越野车第一品牌”的目标不懈奋斗,北汽越野就一定能在市场上打响自己的品牌,发出属于自己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