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杨学良:既要坚持全球化,又要做好本土化
从1953年一汽诞生至今,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70年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到连续14年全球产销第一,从学习到合资,再到自主研发,自主品牌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一股力量。
近些年来,自主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新能源汽车领域产销已经连续8年问鼎全球第一,引领着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新方向。中国汽车工业能取得如此的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离不开广大消费者的信赖,更离不开一代代汽车人的前赴后继和艰苦卓越的奋斗。
吉利是在浙江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参与并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中国汽车产业波澜曲折的发展历程。自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吉利一直专注实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不断打基础、练内功,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为用户带来了多元化和高价值的出行体验,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以电动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汽车迎来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并引领世界汽车发展潮流的重要发展机遇。站在新起点上,推动旗下的汽车产业全球化、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是吉利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我们认为,汽车产业发展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要坚持全球化,整合全球资源,构建全球网络,服务全球市场,对接全球资本,又要做好本土化,抓住本土化的市场机遇,做好技术产品服务运营,提升用户体验。
汽车产业一定是开放的全球性产业,吉利一直以来坚持全球合规经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吉利通过并购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其中最为大众所知的,是2010年吉利全资并购沃尔沃汽车。沃尔沃成为吉利成长路上的老师和伙伴,吉利与沃尔沃实现了采购、制造、技术、研发、人才等全方位协同,沃尔沃帮助吉利实现了质的飞跃,在产品开发、工程技术标准、智能化提升上不断赋能吉利;而沃尔沃也通过协同发展得以重拾全球高端汽车品牌的地位,全球销量翻番,进一步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目前吉利的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业务收入是国内业务的两倍,并进入了“产品、技术、人才、管理”的全产业链输出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推动宝腾汽车的协同发展。2017年,吉利入股宝腾,全面主导管理,打造了“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全产业链输出的宝腾模式,提升了宝腾本土创新能力、零部件配套体系和员工专业技能。宝腾汽车销量在马来西亚连续4年攀升,销量和市占率连续4年排名第二,海外出口销量排名第一。吉利战略输出的车型宝腾X70、X50成为当地SUV各自细分市场冠军。
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巨大的变革和艰巨的挑战,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骄傲的同时,更要意识到仍然有很多东西需要向那些成熟的跨国企业学习,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开放合作的心态,与全球合作伙伴协同占领技术制高点,最终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吉利还战略投资了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路特斯以及英国传奇超豪华性能品牌阿斯顿·马丁等著名的公司和品牌,携手开发更广阔的全球市场。吉利的全球化通过强化战略协同,资本、技术和人才全方位的导入,实现高层次、全方位的融合。
中国汽车工业历经70年耕耘,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过程,今天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面临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考验。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把中国几代汽车人的智慧和心血发扬、传承下去。在电动化、智能化新发展阶段,我们更要以创新为驱动,以用户体验为中心,通过高水平竞争,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
责编: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