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吴坚: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科技创新是关键

发布日期:2023-06-28· 中国汽车报网 赵琼 编辑:齐萌
赵琼 编辑:齐萌


在发展历程中,广汽走出了深化自主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探寻之路。

第一阶段,合资合作、引进消化。广州追逐汽车梦由来已久,从80年代广州标致成立、跻身中国汽车“三大三小”,到退市重组,经历了一段阵痛期;直到1997年广汽集团成立,通过与本田、丰田合资合作,逐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支撑了广州汽车工业蓬勃发展。

第二阶段,自主研发,吸收转化。在合资品牌快速发展的同时,广汽集团决心举全集团之力发展自主品牌,于2006年成立广汽研究院,具体负责广汽集团自主技术与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我们深知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从一开始便选择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正向开发之路。

第三阶段,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我们身处在一个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广汽坚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自主品牌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换道超车。

一是率先确立EV+ICV(电动化+智能化)赛道。广汽集团将新能源业务从广汽传祺剥离,设立广汽埃安品牌独立运营,专人专事发展新能源事业;并在国企中率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广汽埃安混合所有制改革,于2022年完成A轮融资引战,募资近183亿元,投后估值超千亿元,目前正加快推进IPO。

二是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经过十余年的创新发展,目前广汽集团已经构建起一支由海内外高端专家团领军的6000人国际化研发团队,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连续位列汽车行业前三名。在节能与新能源领域、智能网联领域、前瞻技术领域均在不断取得突破。

三是加快产业链及生态布局。广汽集团投资建设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并以其为核心载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聚集;全链条打造智能驾驶科技及智慧出行生态;并加大投资力度,构建“锂矿+基础锂电池原材料生产+电池生产+储能及充换电服务+电池租赁+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

经过几年发展,广汽集团“换道超车”成绩显著。广汽埃安2022年销量27.1万辆,同比增长126%;2023年1~5月累计产销16.6万辆,稳居新能源车企前三、造车新势力第一。同时打造Hyper昊铂品牌,不断支撑品牌向上发展。

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汽埃安和广汽研究院考察调研,对广汽自主研发、科技自立自强表示充分肯定,并强调“关键核心技术要立足自主研发,也欢迎国际合作”,嘱托广汽“要做好自主品牌,把民族品牌搞上去”。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中国汽车产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更指明了广汽高质量发展方向。

广汽集团之所以能够在不断改革创新中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转型之路,总结有六点:

一是广汽在国内汽车集团中相对年轻,转型探索“包袱轻”;二是合资合作的健康发展为自主品牌提供良好的人才、资金、经验等基础;三是瞄准新能源汽车换道超车机遇,坚定纯电赛道,布局“三电”技术与产业链;四是围绕EV/XEV+ICV技术路线,加强智能网联技术研发,科技创新走在前列;五是在国企中率先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新能源事业独立运营、混改、IPO、科改行动等;六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为科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能源革命、人工智能、数字革命和共享化成就了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发展阶段产品与技术迭代,产业重构、商业模式和组织变革的速度远超预期,将塑造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科技创新无疑是关键。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对广汽高质量发展的嘱托,围绕“十四五”目标及2030年“万亿广汽”的战略目标,把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自主品牌和世界一流的汽车集团,为建设汽车强国贡献“广汽力量”。

责编:万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