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交通大会智能网联汽车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3-11-20· 中国汽车报网 编辑:赵方婷
编辑:赵方婷

2023年11月18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道路车辆专业工作委员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承办,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智能交通大会智能网联汽车论坛在厦门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数驱创新,智联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政产学研各方资源,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升级和交通强国建设。

中国智能交通大会智能网联汽车论坛现场

来自中汽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天津市交科院等行业机构代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等科研单位代表,比亚迪、江淮汽车、中汽创智等汽车企业负责人受邀出席并发表演讲。

中汽中心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吴志新

吴志新在致辞中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新时代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的战略制高点。社会各界要协同发力,紧跟国家战略布局,推动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智能网联汽车为载体赋能智慧交通建设。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 吴建平

吴建平发表专题报告,对传统的虚拟仿真测试存在的与周边车辆缺少互动、缺少真实性现状,提出了满足大量测试要求、长尾场景要求、极端危险场景测试的解决方案,并对元宇宙测试体系进行了深入讲解。吴建平表示,虚实结合的元宇宙测试体系将为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商业化落地提供强大助力。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安全中心主任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侯德藻

侯德藻发表专题报告,对即将实施的国家标准《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地建设技术要求》(GB/T 43119—2023),从标准的编制背景、编制过程、原则和依据、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处长 陈会仙

陈会仙发表专题报告,深入剖析高精度地图应用现状、实际需求与挑战,并从政策研究、技术攻关、标准研制、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应对之策。陈会仙表示,高精度地图不仅支撑了自动驾驶汽车的精准定位和精细路径规划,辅助提高车端感知能力,还可有效弥补传感器的性能边界,是现阶段实现L4+无人驾驶的必备要素。

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 谢辉

谢辉发表专题报告,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超级智能体概念、实施框架和发展愿景。谢辉提出,要加快构建车辆性能、操控性能、智能度三维评测指标体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突破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瓶颈。

车路一体智能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交通研究院院长 于海洋

于海洋发表专题报告,对智能车路系统互操作技术进行了深入讲解。于海洋表示,随着智能车路系统自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出行也将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舒适。

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专家 张行

张行发表专题报告,对《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从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历程、新版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内容、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展望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智能驾驶开发部副总经理 司胜营

司胜营发表专题报告,从智能驾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深入剖析了智能驾驶规模化量产面临的“两域五关”挑战。司胜营表示,中汽创智将通过车路协同与智能驾驶融合应用技术,在智能驾驶规模化量产方面开展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全国车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布

会上,中汽中心、吉林大学、天津市职业大学、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安驿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共同发布全国车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旨在发挥聚集效应,重构产教融合生态,服务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智能驾驶场景数据平台发布

为更好提供智能驾驶场景数据及管理应用服务,中汽中心、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大学、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中国智能驾驶场景数据平台,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晶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车载卫星通信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就突破车载卫星通信核心技术,推动卫星通信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应用落地达成合作共识。

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方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在与会嘉宾们精彩分享与深入探讨中,进一步融合了各界智慧,增强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

未来,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道路车辆专委会、中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将携手各位行业同仁一道,持续凝聚全行业力量,协同推进产业融合与科技创新,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献智献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