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新时代、新技术、新变革下,汽车行业该“卷”些什么?

发布日期:2023-12-25· 中国汽车报网 陈萌 编辑:齐萌
陈萌 编辑:齐萌

12月22日,由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指导、中国汽车报主办、北京汽车博物馆支持的第十六届消费车型盛典在北京汽车博物馆盛大举行。本次盛会以 “融合、增长、蝶变”为主题,由产业界、企业界等多方人士深入研判中国汽车产业变革及市场走向;科学、理性探索行业、企业、全产业链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多位汽车厂家、供应商企业的负责人及行业专家以“新时代 新技术 新变革下,汽车行业该“卷”些什么?”为题进行了分享讨论。

圆桌论坛主持人:中国汽车报社全媒体采访中心主任朱志宇

嘉宾: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师建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助理  王都

零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 兰春嘉

禾多科技副总裁 戴震

江淮钇为营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赵久志

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公关总监 唐雨

以下为主持人及嘉宾发言整理:

朱志宇:相信在座的各位嘉宾和现场的朋友都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谈到今年的汽车市场,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卷”,这个词从年头听到年尾。我们今天的话题先从“卷”谈起,首先我想请问一下各位,对这个“卷”有什么感受,汽车行业该卷些什么?或者说有哪些不该卷反而也卷起来了呢?

唐雨:汽车行业内卷持续一整年,但我认为价格战是暂时的。企业必须要“卷”技术、产品和服务,只有拥有了技术实力,未来才有定价权。

赵久志:价格的内卷是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产业变革的产物。源自于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的市场份额大变化背景下,燃油车率先发起价格战导致,是油电汽车产品的价格体系重构。2024年新一轮价格战会趋缓,头部品牌和腰部、尾部品牌的市场争夺战即将展开。领先的技术造就了领先的产品,但是技术迭代的周期在缩短,技术差距在缩小,所以给品牌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

江淮钇为一是通过技术创新降成本,二是新产品细分市场定位,希望以差异化体验提升企业竞争力。

戴震:所谓“卷”,一是卷事情,做事的时间短,技术迭代周期缩短,交付压力大,质量还要保持。二是卷人,工程师在高压之下必须保持充沛动力,保证对厂家客户的按时按量交付。

兰春嘉:当下汽车市场类似2011年时智能手机市场的情况,更多是在卷产品力。一段时间之后,最终产品力趋同,市场上形成比较稳定的品牌格局。相比手机行业,汽车行业新格局形成的时间会缩短,形成壁垒的周期会大幅加速。

王都:“价格”其实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供给太大,需求不足是导致价格战的根本原因。如今汽车企业利润率下降,新能源汽车厂家以亏损为代价争夺市占率的做法不可取。企业要做好产品,保住消费者口碑才能赢得市场。如果汽车产业不健康,没有资金继续投入研发,短期即便赢得市占率最后也将“人地皆失”。

师建华:从积极方向上看,要把“卷”用于创造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做有意义的事。而以不君子的行为开展恶性竞争,是应该被杜绝的。此前我国企业摩托车在东南亚市场陷入恶性竞争,导致彻底失去海外市场就是惨痛的教训,应当引以为戒。

朱志宇:在艰难和复杂的环境下,企业在营收和投入上是如何决策的,如何权衡两者的关系?

唐雨:2018年和2019年比亚迪曾经遭遇困境,但是企业仍然坚定地走技术路线,最终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和电池技术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企业也因此度过了难关。所以把技术、产品做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这个企业才会有生命力。

赵久志:作为企业,生存是第一位的,一类企业是有资本加持,一类是在其他领域有盈利贴补,大部分是靠产品定位和技术储备赢得市场。江淮希望成为第三类企业。当前中高端产品供给充足,而15万元以下车型还算克制,仍然处于比较良性的竞争状态。

戴震:解决卷的问题核心点在于成本有限,周期变短的情况下如何做好资源调配。作为供应商企业,首先要保交付。解决平台型技术的开发,即以共性技术为主干,再适配不同厂家的不同需求。其次要保创新。选择快速落地的技术方面保证和加大投入。

兰春嘉:不应该缩减研发投入来实现盈利的目标,提升产品和技术能力是企业最终胜出最关键的要素。

朱志宇:既然内卷非常严重,我们需要把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空间。今年中国汽车行业创造了全年出口量全球第一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在走出国门还是面临一定挑战,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都在增加,黑天鹅、黑犀牛等等事件都在出现,汽车出口面对诸多挑战。

大家如何应对汽车出口方面的风险,让全球消费者认可产品中国品牌,让出口这条路走得更远更稳呢?

唐雨:出海业务很可能成为国内汽车企业的主要选择之一,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比亚迪乘用车已经布局了59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出海也确实存在一些政治和地缘因素风险。比亚迪认为可以考虑在海外建厂或者通过当地经销商进行渠道建设。

赵久志:江淮钇为2024年会正式启动国际市场的开拓,此前我也做好了产品的储备。中国品牌出海要稳扎稳打,把销售渠道做好,不要引起恶性竞争,把服务做好,口碑做好,要让卖出去的每一台车都为品牌赋能。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企业要与协会和政府部门充分沟通,联合起来在海外市场进行推广。

戴震:自动驾驶企业帮助主机厂打开海外市场,首先自己一定要有硬实力。欧洲制定了较高的行业标准,符合其标准是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所以国内企业在做产品规划、设计和生产的时候就要将这些标准作为必须完成的考卷。同时企业还需要有软实力,比如针对目标国家客户驾驶习惯做好分析,比如在欧洲国家如何做好窄路通行技术的开发,都需要深入调研。供应商做到平台功能可配置,在平台上做好相应准备。

兰春嘉:在数据安全方面,各国法规要求不同,车企数据采集、回传和出入境都必须符合监管要求。需要熟悉法律法规,确保技术合规可查。

王都:忽视差异化、忽视服务的竞争,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最终会一败涂地。汽车需要提供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同时还要团结当地可以共赢的伙伴,才能长治久安,提升在全球的形象。

师建华:出口方面,对厂家的软实力要求更高。汽车企业过往走出去的道路非常艰辛,基本是单打独斗,缺乏金融、环境等方面支持。中国汽车产业要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至少应有占产销量20%比例的产品能够满足海外市场需求。现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出口,同样要走从整车出口、海外散件组装、再到建立海外产业链本地化发展的道路。中国汽车企业要协同开拓国际市场,共享海外资源,避免恶性竞争,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化道路。

朱志宇: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刚才我们从内卷谈到外卷,也都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包括企业应对的措施,谈的都非常坦率,不管怎么样我们达成共识:必须直面新需求,直面新挑战,直面新困难;我们要做好产品,做好技术,做好服务,做强产业链;我们要摒弃恶性竞争,而要携起手来达到共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