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发展新动能 “数据要素×” 交通运输乘风起势

发布日期:2024-01-31·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姚会法 编辑:李沛洋
记者:姚会法 编辑:李沛洋

日前,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国数政策〔2023〕11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以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作用发挥为重点,强化场景需求牵引,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中,交通运输作为12个聚焦的行业和领域之一被重点提及。

数据融通优化资源配置

《行动计划》强调“提升多式联运效能,推进货运寄递数据、运单数据、结算数据、保险数据、货运跟踪数据等共享互认,实现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

实际上,在2023年8月,交通运输部会同商务部等部门就已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的意见》。据介绍,“一单制”“一箱制”就是要打造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的服务模式,提供“门到门”和“一箱到底”的高效运输服务。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刘昕表示,实现“一单制”“一箱制”必须要推动信息互通、规则联通、运输畅通、要素融通。而这就需要物流企业拥有优秀的数据运营能力和全程运输组织能力。

以中国物流集团旗下的智慧物流企业中储智运为例,针对多式联运体系不完善,全链条运行效率低、成本高问题,其凭借自身海量一手数据资源,研发出SaaS化的智慧多联系统,实现汽运、铁运、水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组合,通过智慧组网路由算法从“时效优先、价格优先”多维度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

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同时,《行动计划》还提出“挖掘数据复用价值,融合‘两客一危’、网络货运等重点车辆数据,构建覆盖车辆营运行为、事故统计等高质量动态数据集,为差异化信贷、保险服务、二手车消费等提供数据支撑。支持交通运输龙头企业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和复用,加强人工智能工具应用,助力企业提升运输效率。”

此前在国家数据局召开的媒体吹风会上,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就将《行动计划》概括为:把握一条主线,做好三方面保障,实施五大举措,推动十二项行动。

其中,“把握一条主线”就是指以推动数据要素高水平应用为主线,以推进数据要素协同优化、复用增效、融合创新为重点,通过强化场景需求牵引,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合规高效流通,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主任、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秘书长晏庆华曾表示,网络货运的最大特点是有数据,要引进高科技技术人才,深度挖掘平台数据价值,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整理、分析平台业务数据,为平台资源整合业务拓展、路径规划及增值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近年来,不少网络货运平台已经认识到数据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复用必将孕育出新产品、新服务,创造新的价值增量,因此纷纷加大数字创新力度,基于行业间数据复用的价值创造,不断拓展增长新空间。

同样以上述中储智运为例,其从数据要素中挖掘出有效信息作用于其它要素,创新构建智慧供应链服务体系,推动智慧物流服务向上下游延伸,实现物流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同时,促使该平台沉淀数据的来源从单一运输场景逐步向采购、财务、仓储、贸易等上下游环节不断扩展延伸,在海量、真实的基础上,其平台数据又具备了全面性、关联性等高质量特征。其2023年10月发布的“数字供应链平台”,就是通过数据处理增信,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业务数据”向“数字存证”升级,以“去单据化”方式构建数字信用体系,实现平台、链上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链上共识”,为企业提供商贸、物流、金融等供应链“一体化”集成服务,使得供应链“血液”流动畅通。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发挥数据要素报酬递增、低成本复用等特点,可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方式深刻变革,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行动计划》的发布,为数据要素产业明确了方向。可以肯定的是,掌握核心数据资源、数据运营能力的物流企业将会迎来更大机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