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卢放:企业发展要遵守规律,不要急功近利|专访

发布日期:2024-03-19· 中国汽车报网 张雅慧 编辑:薛亚培
张雅慧 编辑:薛亚培

3月5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上“喊话”一汽集团、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三大央企,将对新能源汽车业务进行单独考核。“因为我们注意到,汽车行业全世界都是这样子,燃油车在还很有优势的情况下,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一开始投入会比较大,如果对它考核当期利润,就不太容易去全速推进。”张玉卓表示,“我们出政策就是要破除这个障碍,考核它的技术,考核它的市场占有率,考核它未来的发展。”

3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苟坪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再次提到,要对三家整车央企新能源汽车业务单独考核,充分考虑新能源汽车战略投入期的经营性亏损,聚焦激励不足,活力不够等问题。

对此,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认为,这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做法,将为包括岚图在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心无旁鹜搞创新、放开手脚促转型,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他希望能够推动制定更适合车企发展、更符合市场规律的考核标准。

01 期待有针对性的精准考核

“首先要明确的是,单独考核不代表不考核,现在不考核也不意味着以后不考核。只是新能源汽车仍属于成长期的新事物,过多考核它的竞争性指标,不利于其长期发展。”卢放举例说,对于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我们可以考核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但不能要求他直接高考,更不能用高数、计算机等大学阶段的课程来考核。同样地,对于还在发展阶段的企业,要求其拥有足够多的竞争性指标、足够强大的市场表现力也是不合理的。

汽车不同于拥有较强市场垄断性的行业,车企的发展是充分竞争的、完全市场化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企业发展快,有些企业发展慢,卢放认为,考核不应“一刀切”,最好能够“一企一策”针对性地制定考核指标,帮助企业快速发展。

卢放介绍,今年一二月份市场观望情绪大,国家推出“以旧换新”政策以来,为了促进市场良性发展,东风第一时间响应了国家政策,落实到行动上,推出了一系列补贴置换优惠活动,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单独考核的政策调整将给予几家企业一个较为宽松的考核环境,也给了他们更大的信心。卢放认为这是实事求是的政策调整,既反映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视,也反映了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的主要矛盾。企业发展在不同阶段要为社会创造不同价值,根据发挥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重要作用的要求,要实现长期价值,就要充分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增强内力,持续推动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02 回归理性方能持续发展

对于车企而言,让利给消费者也是一种可持续的、良性的高质量发展方式。卢放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存在诸多不理性行为,如恶性竞争、无底线降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短期看虽然能够带来客观利益,卷走大批竞争对手,但长期来看不可持续。汽车产品的工艺、质量如果经不起考验,终将暴露问题,届时不仅伤害消费者权益,影响他们对自主品牌的信心,也会对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如果这些产品大量出口,更会直接影响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

因此,卢放呼吁,中国汽车市场营销要回归理性,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方式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再将这一部分利润让给消费者。“这样的降价才是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式。”他说。任何企业的经营都是长、短期结合行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终将要走向世界,短期的价格战没有意义,只关注眼前竞争而完全不顾行业发展规律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我们的目标是长期的、高质量的、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这不仅是作为一家车企的底线,也是作为中国汽车工业一份子所应肩负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对企业的考核也应该是长期的,但是分时段、分阶段进行,对不同企业制定不同考核标准,更精准地去考核。”卢放说。同时他也表示,汽车行业发展要坚持长期主义,整个行业要达成共识,发展要规范,要符合规律,有自律意识,“不要总想抢跑、不守规矩、不要底线”。

编辑:薛亚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