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础石薛云志: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到了新拐点|专访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重点工作中明确指出,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此外还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可见,发展智能网联汽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而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任何一项核心技术和产品,都至关重要,特别是“缺芯少魂”,亟需补上短板。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期间,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集成创新中心副主任、国科础石总裁薛云志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化技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到了新拐点,而智能化的落地,需要实现汽车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
01 智能网联汽车进入新十年
在薛云志看来,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发展了十年,到了现在,智能化技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到了一个新拐点。
下一个十年,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点是推进智能化真正落地,落地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高阶自动驾驶,另一个,高阶自动驾驶成为标准商品以后,智能座舱应用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现在车上的人机交互还是以人为基础设计,以司机为基础设计,等高阶自动驾驶成为现实以后,人不用专注于开车,车上的人机交互方式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车和外界的连接会变得更加重要,这是我们发展的方向。”薛云志表示。
在发展方向明确之后,车的硬件零部件会大大减少,尤其是一体化压铸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现在的智能网联汽车比过去的汽车要减少1万个零件,但会多出10亿行代码。
薛云志认为,如何把10亿行代码能够更好更快地去做交付,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汽车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重点。
02 做好智能网联汽车“底座”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离不开芯片和操作系统。目前在汽车操作系统领域,中国汽车依然主要依靠国外供应商,而脱胎于中国科学院的国科础石,致力于做的事业,正是国产汽车操作系统。
薛云志将汽车操作系统称之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底座”,这个底座主要包括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各个内核的组件,也包括了一些适用于高阶自动驾驶的组件和中间件。
值得一提的是,国科础石非常注重整体解决方案的打造。目前,其已经研发出面向下一代智能终端布局的智能操作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一方面,国科础石自研智能汽车系统软件,包括I型Hypervisor,安全性、实时性增强的基础光*Linux,分别面向自动驾驶和安全车控的础光智能操作系统和础光实时操作系统,并提供中间件、功能软件库、开发平台、配套工具链等产品。另一方面,国科础石推动公司技术及产品进一步横向衍生应用,发展面向复杂智能系统领域的系统软件产品解决方案。
03 国产软件厂商存在巨大机遇
目前,全球汽车操作系统由QNX、Linux、Android等少数几家巨头占据主导地位。有统计数据显示,在车载操作系统市场,QNX占据约50%的市场份额,在车控操作系统市场,QNX占据市场份额更是高达90%,暂时没有企业可以抗衡。
这种情况下,国产软件厂商的机会在哪儿?在薛云志看来,整个汽车基础软件市场潜力巨大且增长迅速,是黄金窗口期。
具体来看,一是国内市场现在是最大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这是国产软件厂商最大的依仗之一。
二是全球的Tier1厂商都在完善供应链,很多国际Tier1都在推动“local for local”的战略,他们过去是用国外的技术供应国内市场,现在开始用国内的技术供应国内市场。他们的供应商会逐渐来自国内,服务于国内主机厂,后续可能进一步过渡到用国内技术服务国际市场,这是非常大的市场机遇。
三是智能网联汽车对安全方面的要求有特殊性。智能网联汽车要驱动着汽车在现实物理世界当中高速运动,这个时候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被外界控制所形成的安全隐患会更大,要形成更高的安全性来杜绝这些隐患,就要从基础软件层面着手,这会对基础软件国产化形成非常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