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风起 汽车企业市值或许大有潜力
一个人堵在主干道上,不知道何时道路才能畅通,这是大多数驾驶员的共同经历。如果能飞过去呢?堵得无聊的时候,肯定有过这样看似虚幻的想法。以前这种想像或许天马行空,不过不久之后就会变成现实。低空经济应运而生,成为我国又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际上,汽车圈已有企业与低空经济“搭上线”,比如,小鹏汽车旗下的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已研发多年,只是以前苦于没有政策加持,只能小范围飞行供大家观赏。随着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市场的兴起,必然助推国内汽车企业的业绩,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相关汽车企业的市值或许大有潜力。
低空经济风起
什么是低空经济?它是以民用有人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航空器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低空飞行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保障、衍生综合服务等领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前不久,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低空经济的万亿市场被点爆了。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低空经济”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国家规划之中,从国家层面对低空经济建设进行顶层设计。2023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央明确的指导方针,让制造者和运营商年垤了低空经济的风起来了。
具体来说,低空经济生态有三个核心,分别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城市空中交通(UAM)和区域空中交通(RAM)产业。为了推进这些产业,生产及经营者采用新能源(电动/油电混动/氢动力等)、自动驾驶、分布式推进等全新概念和技术,提供传统航空器无法实现的门到门、成本更低的出行服务,创造了新需求和新市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
全球航空业已有百年历史,也形成了完备的航空工业体系,这为eVTOL的设计、生产储备了大批的人才。儿全球大多数国家建立的航空服务体系也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比如,飞行服务站、无人机空域管控服务、通用机场等。
全球范围内的一场低空经济竞争
低空经济市场前景诱人,引得各国纷纷出台政策,一场全球性的低空经济竞争已悄然展开。
我国在消费级和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已经取得全球产业优势。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无人机产业、运营及配套服务产业规模超千亿元,50万以上从业人员,比如,著名的大疆无人畅销全球.
罗兰贝格曾在2020年预测,2025年全球UAM中投入使用的载客无人机数量有望达到3000架,2050年这一数值有望增至16万架,总飞行里程达到188亿公里。
摩根斯丹利预测中国将是全球最大eVTOL/UAM单一市场,预计2030年前约260亿美元;2040年,eVTOL/UAM行业规模可能达到10010亿美元;2050年,市场规模达到90420亿美元,最悲观的预测,市场规模也达23400亿美元。
为了争夺主导权,美国总统拜登于2022年10月签署《AAM协调与领导》法案。2023年3月,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发布《国家航空科技优先事项》白皮书,其中包括eVTOL等。
欧盟也不甘示弱,“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和“欧洲地平线(Horizon Europe)”两期计划孵化多个城市空中交通相关的项目和企业。到2022年底,欧洲地平线计划征集资助的与IAM相关项目超过100个,涉及U-Space和UAM、按需分配空域容量和空域动态划分管理、航空AI应用、网络化自动化ATM系统、虚拟化和网络数据共享、空地融合和自主技术、性能管理和网络影响评估等。
在日本,更是有无人机基金(Drone Fund)主要投资无人机和AAM 生态的项目,包括日本的eVTOL开发商SkyDrive、teTra,以及大阪世博会的eVTOL运营项目。
记者在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看到,这轮低空经济的全球竞争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国家资金直接参与项目的各个阶段。主要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投资或资金支持,甚至可以不占股份,以奖励的方式进入。二是,大型国家主权基金对成熟企业项目的投资,这类投资带有产业导入扶持的特性。三是,由国家政策性银行或金融机构投资背书,再引导国家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对本国头部eVTOL和UAM的研发制造、运行相关项目进行投资。
国内汽车企业市值可能有较大增长潜力
中国汽车报市值课题组长期进行国内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市值研究,对汽车企业进入低空经济也密切关注。记者了解到,国内参与到低空经济的汽车企业及相关机构主要有清华大学车辆学院、北理工、大众中国、广汽研究院、吉利沃飞、小鹏汇天等。
吉利汽车是进入低空经济比较早的企业,2017年,吉利汽车集团收购了美国太力公司(Terrafugia),此后,吉利又投资了德国Volocopter。2021年9月22日,吉利科技集团旗下通用航空板块的中德合资公司沃珑空泰(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目前,吉利集团旗下沃飞长空自主研发的AE200飞行汽车已经完成了首飞。
2023年1月,小鹏汽车旗下的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X2获得民航监管机构颁发的特许飞行证,成为国内正式提出申请、并成功获颁的有人驾驶eVTOL。
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企业在eVTOL竞争中有不少优势。从技术层面来看,eVTOL包含六大核心系统,分别是电池、动力、飞控、通讯、导航以及机体。动力电池全产业链奠定了我国电池及动力优势。在无人驾驶方面,中国在5G和北斗导航系统有比较优势。
曹允春认为,除了技术优势之外,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市场优势,中国有巨大的eVTOL需求市场。国内许多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对eVTOL的需求比较强烈。
广汽研究院、吉利沃飞、小鹏汇天等都已涉足eVTOL,更在低空经济赛道成为先行者。目前,低空经济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没有及时体现出对几家公司业绩的贡献,不久的将来,低空经济成熟之后,这些企业将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