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一掷赌乾坤
在公众印象中,日系车企的电动化转型普遍较慢,但又是否有人会记得,本田是第一家明确提出“禁燃”时间表的主流外资车企。而今,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本田不介意再多花点钱。
5月16日,本田宣布,2021-2030财年将在电动化及软件领域总投资1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637亿元)。这是该公司在2022年4月承诺的投资额的两倍。日媒Response对此评价道:“本田三部社长推进电动化的乾坤一掷作战。”
(本田社长三部敏宏,来自:NHK)
投资额大增一倍
回首2021年4月,刚刚就任本田社长的三部敏宏就提出了一项野心勃勃的电动化发展计划,宣布到2040年完全停止销售新的内燃机汽车,使得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销量占比达到100%。本田由此成为日本首家公开表态“禁燃”的汽车制造商。
随后,在三部敏宏的领导下,本田不断削减传统内燃机领域支出,减少全球化车型的派生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改善传统业务基盘。与此同时,本田强化了在电动化领域的投入。2022年4月,本田宣布,2021~2030财年间,本田将在电动化和软件领域投入5万亿日元,其中3.5万亿日元用于研发,1.5万亿日元用于生产设施等方面的投资。
本田当时设立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全球推出30款纯电动车型,并使得纯电动车的年产量超过200万辆。为此,本田不惜跨界牵手索尼造车,多线布局电动化。
不过,本田对技术的“执拗”和在发动机领域的强劲实力虽然得到了业内普遍认可,但与早早推进全球化的丰田,以及与法国车企雷诺有长期合作的日产相比,本田给外界的印象似乎更“保守”一些,转型的内部阻力估计不小。最典型的体现是,本田在电动化领域至今也没能打造出爆款车型,旗下电动汽车无论是在中国、日本,还是在欧美市场,表现都是不温不火。与索尼联合打造的电动汽车要到2025年才能推出,而市场已经“卷”成了红海。
对此,本田选择加大投入,将投资额从两年前公布的5万亿日元提升至10万亿日元。三部敏宏解释道:“5万亿日元这个数字是在两年前说的,但从那时起,经过各种探讨结果发现,要实现基于纯电动车的软件定义汽车,首先占成本3-4成的电池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此外,还需要加强软件开发,两年前测算的金额根本不够,所以这部分有了大幅增加。”
具体来看,10万亿日元的投资中,2万亿日元将用于车载电池,2万亿日元用于车载软件开发,还有6万亿日元用于下一代工厂、两轮车及汽车新车型研发等产品生产创新领域。
据称,本田自身有能力承担这笔资金。根据测算,2021~2025财年,通过强化两轮车业务、内燃机及混动车业务,本田将产生12万亿日元的经营现金流。2026~2030财年,本田希望通过将纯电动车的营业利润率提升至5%,力争经营现金流超过前五年。
同时,为了让股东放心,本田承诺,即便在变革期,持续开展必要性的前瞻投资导致了短期利润出现波动,也绝不减少每股分红。本田计划2021-2025财年分红1.3万亿日元以上,2026-2030财年分红1.6万亿日元以上。
电池成本下降20%以上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如何降低电动汽车成本已是重中之重,着落点之一就是电池。本田计划通过外部采购+自主生产的方式,确保电池的稳定供应和竞争力,到2030年,力争北美地区的电池采购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5%。本田还表示,将确保每个地区都能够以最佳方式获得所需电池,以满足全球200万辆纯电动车的生产计划。
其中,在美国,本田与韩国LG新能源合资成立的电池工厂将于2025年投入生产,电池年产量将达到40GWh。在加拿大,本田将自主生产与GS汤浅共同开发的电池产品,至于电池主要部件和材料,本田将分别与POSCO Future M、旭化成在加拿大成立合资工厂,生产正极材料和隔膜。
车型方面,本田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投放7款“Honda 0系列”全球化纯电动车主力车型,覆盖大中小各类车型。其中,首款车型将于2026年率先在北美市场投放,是本田今年1月在CES上发布的SALOON概念车的量产版。
对于中国市场,本田特意强调,2027年前将投放10款纯电动车型,到2035年使得纯电动车销售比例达到100%。为此,除已经推出的e:N系列外,本田前不久发布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电动品牌“烨”,三款全新车型亮相。此外,对于偏爱小型纯电动车的市场,例如日本,本田也将陆续推出相关产品。
本田还有意将当前85万辆的混动车年销量提升至180万辆左右。为此,本田将把纯电动车研发技术用于混动车,升级混动系统及平台,并加强传统燃油车业务,“以确保稳定利润,并将所产生的资金投资于纯电动车等新业务”。
生产方面,本田表示,为了确保盈利,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生产设备,同时进行传统燃油车和纯电动车的混流生产,并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及设备。例如,美国俄亥俄州安娜工厂的新电池外壳生产线将引进6000吨级的高压压铸机和巨型铸造机。
软件方面,除了加大研发投入外,5月15日,本田宣布与IBM签署研发谅解备忘录,建立下一代半导体和软件技术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此外,据日媒5月16日报道,丰田、本田和日产考虑合作开发汽车软件,并实现标准化。各方将在夏季之后讨论具体细节,目标是在2025财年后开始合作。各方还希望将合作扩大到其他日本车企,包括铃木、马自达、斯巴鲁和三菱。
(来自:日本电视台)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田总部宣布大规模投资的同时,在中国,广汽本田被曝从今年5月开始征集自愿离职人员。《日经新闻》报道称,截至5月15日已有约1700多名员工同意离职,约占其生产员工总数的14%。另外,本田已将2024年在华销售目标定为106万辆,同比下滑13%,与历史最高的2020年相比减少4成。或许,在电动化带来曙光初现之前,本田在中国还将面临一段时间的困难期,而高达10万亿日元的巨额投资,能否将本田推到电动化赛道的前列,还要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