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出口是中国汽车增长新动能

发布日期:2024-07-19· 中国汽车报网 王金玉 编辑:薛亚培
王金玉 编辑:薛亚培

重压之下,中国汽车还有哪些新增长点?这是7月13日举行的新形势下汽车市场增长新动能主题论坛聚焦的内容,而新能源汽车和出口是与会嘉宾给出的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从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看:消费大盘基本企稳,进一步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社零总额还有往上走的苗头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对于稳定就业和收入预期的作用将逐步显现;对于当前整车出口面临的困扰,也不要太悲观,上半年仍然保持30%左右的高增长,全年也不会太低新能源汽车仍会保持高增长,对整个汽车消费会产生积极支撑作用价格战下半年会有所缓解,价格水平的相对稳定有利于改善消费者预期国家政策方面,今年中央地方共同安排160亿元报废更新补贴,可以满足190万辆报废更新需求,申请量近期也出现快速增加同时,一些新购和置换需求也通过购买报废指标享受到优惠,起到了适当扩大政策受益面的作用。肉烂在锅里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政策加快国三车辆报废更新的目标达到了。”基于这些因素考虑,王青判断,今年销量增速将在5%左右,其中,乘用车销量增速大致在3%左右。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强调,大部分具备条件的国家,都鼓励和支持进口汽车的本地化生产、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而且对中国加征汽车关税也不只是个例。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要求企业坚持共赢理念,一定要坚持长期主义、本地主义、利他主义;坚持出口与投资并重,加强企业之间的联动合作,加强有序布局和推进;坚持正和思维、用户思维。汽车出口和海外布局是个长期过程,汽车发达国家车企布局全球也花了很多年的时间。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应该慢一点、稳一点、低调一点,欲速则不达,不要好高骛远,自不量力,不要妄自菲薄,谋定而后动,稳扎稳打。”吴松泉建议,本地生产在适合的地区进行本地化生产,不断提高本地配套比例,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强化合规加强对各国法律法规、市场规则、社会文化等的研究,重视各类风险善用规则特别是善用各种对我们有利的规则加强产品的改进(有针对性的改进产品)加强调研,加强对当地市场需求、使用条件、消费偏好、基础设施等的研究,针对性改进产品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注意进入方式、合作共赢;当地供应商、经销商、物流金融等合作伙伴;加强与政府、协会、机构等的沟通交流服务先行加强维修保养、配件供应、充电体系、模式创新、回收利用等布局,提升海外用户的购车和用车体验协同出海与供应链企业、国内车企等协同出海,抱团出海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提出,未来几年,新能源商用车会呈现较快的发展,首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驱动,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核心要靠技术进步和突破,“哪个企业能够率先在技术上突破,哪个企业就能够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取得优势”。

通过对几组不同类型上市车企的分析,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德安提出,车企的估值溢价与新品类定义能力和品牌的粘性、溢价能力能否持续强相关。在商业模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是电动垂直一体化还是智能垂直一体化,利润率的波动都有一定的规律。而传统品牌向上突破是很困难的。快速迭代是ICT企业的互联网思维,也是传统企业需要拥抱和学习的。“汽车产品很有可能走向个性化、百花齐放的产品新定义时代,而不是同质化,这就需要车企在推出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满足什么样的需求,通过新的产品定义创造新需求,这才是关键。”

深蓝汽车战略市场部副总经理吕婷提出,新发展阶段,中国汽车品牌强势崛起,占据市场份额半壁江山新能源汽车将迈入“千万”时代,增程式及插电或成未来主流;是用户需求多元化,汽车产品的快销品属性在增强,尤其智能化更加突出中国汽车产业加速进入出海3.0时代 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汽车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内卷日益严峻,市场长期发展需要良性竞争;用户焦虑仍然存在,核心技术仍需持续进阶;行业淘汰赛加速,企业成本效益面临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出口成本增加。基于这样的发展,她提出五个“并存”的发展策略:,创新+回归并存,精益+共创并存,细分+大众并存自研+合作并存本土+海外并存

“车价信息是伴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在价格、补贴、宏观政策等各种因素推进下产生的,用户对于价格信息迫切的了解需要,需要企业做价格策略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价格策略更好地、更有效地传递给用户,帮助用户消费决策,让消费落地。”汽车之家资讯业务VP兼总编辑仝斐建议,当前的中国市场,需要企业重点关注混动市场的发展机遇;更好倾听用户声音,在产品力布局上满足用户核心需求;主机厂要开放合作,做好用户关注的刚需决策,并做好信息的传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