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发布日期:2024-08-28·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万仁美 编辑:李沛洋
记者:万仁美 编辑:李沛洋

汽车圈许多人受西方经济学的供求与价格关系的影响,在市场竞争中拼命地“卷”价格,以为价格足够低就能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唯一要素吗?8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2024年汽车轻量化论坛”透出一个信息,轻量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次论坛由《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鉴》编制办公室主办,北京国能赢创能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虽然这是一次偏向技术研讨的会议,但是,嘉宾们的演讲透露出明确的信息,汽车企业需要重视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轻量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能源汽车有减重的迫切需求

自汽车诞生以来,经历了几次革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集团首席专家孟宪明的提问一下子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孟宪明打开PPT,清晰地显示4次革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第4次重大变革。

上世纪20年代之前,汽车1.0时代,汽车结构设计占据主导地位;上世纪70年代之前,汽车功能设计成为主要任务,这是汽车2.0时代,工程师们大力提升汽车的舒适性和动力性;上世纪80年代,汽车3.0到来,精准设计成为工程师们的主攻目标,平台化、模块化生产诞生,汽车的安全性、经济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们正处于汽车4.0时代,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得到普及,汽车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各家企业都在强调绿色低碳、智能网联。”孟宪明表示。

在汽车4.0时代,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目前,我国乘用车普遍增重15~30%。新能源汽车取消了发动机,但三电系统的重量不是一台发动机可以抵消的。“为了减轻汽车重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要求到2025、2030、2035年,我国汽车重量要分别降低15%、25%、35%。”孟宪明说。

一汽集团研发总院首席专家杨钫提到,汽车技术整体上呈现出平台化、一体化、高压化、轻量化趋势。轻量化是解决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汽车产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任务。

东风汽车集团研发总院材料工艺总师李明桓提到,从增速或者渗透率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突然爆发,但是,面对突然爆发的市场,诸多相关方准备不足,轻量化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就是其中之一。

新能源汽车爆发,新型汽车市场已形成,汽车产品的利润正在重新建,轻量化也将重组汽车产业价值链。“油电同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要求汽车轻量化技术的成本代价尽可能低。”李明桓说。

李明桓用数据论述了价值链重构的观点,实验表明,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升。“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全球汽车发展潮流。”李明桓说。东风商用车技术中心技术总师黄遵国提到,商用车重量减轻1000Kg,油耗可降低6~8%。

实验数据还表明,新能源汽车更需要轻量化,车辆轻量化400Kg~2500Kg后,在电池电芯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技术路径获得的百公里能耗下降相差较大,风阻降低0.3~0.35,滚动阻力降低9~9.5%,能量回收效率提升80~85%。

鞍钢为多家汽车企业生产钢材,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春林提到,整车重量减轻10%,续驶里程可以增加13.7%。

汽车轻量化还能助推企业实现双碳目标,车辆每减轻1Kg钢铁,可以减少碳排放2.38Kg,每减轻1Kg铝合金,可减少碳排放16.3Kg。

轻量化的路径与方法

汽车轻量化的好处显而易见,各家汽车企业都在不遗余力地致力于轻量化研究。孟宪明说:“从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多材料轻量化车身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据介绍,汽车产品车身轻量化趋势是从全钢车身向高强钢车身转变,随后出现钢铝混合车身,现在已是多材料混合车身,最典型的是宝马7系和奥迪R8。

在新材料的运用中,大量使用超高强钢,免热处理铝合金、铝镁合金、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既有强度,又有一定的柔性与可塑性,使得零部件一体化得到推广,新车型结构成为主流趋势。

在多材料运用中,铝合金被广泛运用,未来汽车上铝合金用量还将增加。孟宪明介绍,铝合金具有轻质、抗拉强度高、回收性好、耐腐蚀、可塑性强、工艺相对成熟等特点,是现行技术工艺下最具性价比及可行性的轻量化材料。

近年来,镁合金兴起,相比铝合金,镁合金的密度更小,具有高比强度、比风度和良好的铸造性、抗震减噪能力,在轻量化和一体压铸中前景广阔。目前,镁合金主要用在壳体类和支架类零部件上。

复合材料中,碳纤维运用比较多,主要用于车身面板、车身结构、座椅组件、悬挂系统、刹车系统、空气动力部件、电动车辆组件、内饰部件等。

2021-2025年轻量化目标是较2015年减重20%,这意味着第三代汽车钢应用比例达到白车身重量的30%,铝用量超过250Kg,镁合金用量达到25Kg,碳纤维占车身2%,成本比上阶段降低50%。2026年减重35%,2000MPa以上钢材用量占一定比例,铝用量超过350Kg,镁合金用量45Kg,碳纤维占车重5%,成本比上阶段下降50%。

孟宪明说:“新型材料的大量使用,一体压铸被普遍采用,多材料混合运用促进了多种冷热连接技术。”

杨钫说,解放轻量化降重主要体现在车身、车架、底盘、车桥等大总成上,实现整车技术降重18%。

在轻量化道路上,大家广泛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铝合金、镁合金等新型材料,东风汽车集团的方法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他们采用零部件空心化的方法。在会议间隙,记者与专家沟通,他们告诉记者,这个思路来源于航空航天领域,航空航天受载荷的限制,从一开始就对轻量化很关注,比如,飞机发动机的叶片就是空心化零件,不仅减轻重量,还有利于散热。

目前,新能源汽车都使用电机,转子是其中的关键零部件,大多数转子采用硅钢合金,东风汽车集团李明桓提到了碳纤维转子,让人眼前一亮。据介绍,30000rpm的永磁同步电机正在开发之中,包裹碳纤维护套使得转子屈服转速提升7%以上,碳纤维百度为0.9mm时,屈服转速提升13%,在不同碳纤维百度下,小V结构的屈服转速比大V结构高约26%。

目前,东风汽车正在开发镁合金车轮,镁合金比铝合金轻量化20~30%,可有效减轻簧下质量,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东风汽车还把镁合金用在座椅骨架开发上,减轻重量8Kg。

玄武岩纤维新材料异军突起

前不久,我国嫦娥6号登月之后,亮出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面五星红旗就是用玄武岩纤维织成。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不仅在登月中使用,在新能源汽车上也是异军突起。

北汽福田特级总师、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任起龙说,汽车上大量使用铝合金、镁合金,可以减轻汽车重量,但是对于大多数汽车产品来说,轻量化要付出成本代价。铝合金、镁合金的价格都不便宜,在当今价格战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汽车轻量化对汽车企业的财务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需要考虑汽车轻量化方案可接受与否的财务判据。”

任起龙提到了2个数值,对于经济型乘用车来说,车减重1公斤的成本控制在15元以内才是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对于重卡,企业客户接受每减重100公斤多花1000-2000元购买。

一方面,汽车轻量化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财务压力也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种情况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进入了汽车人的视野。

据介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不仅零碳,而且相当于汽车传统用碳钢1/4的重量。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特点很鲜明,轻型、低湿性、阻燃性,高强度、高韧性,耐高温、耐极低温,低导热、高电阻、防辐射、防噪音。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已在福田汽车上使用,任起龙介绍了玄武岩纤维刹车片的使用情况。安全性表现在高灵敏度刹车性能、摩擦系数稳定、紧急制动距离;平稳性表现为在泥浆路面紧急刹车不摆头、不甩尾,缓解刹车时的轻微抖动;不管是在初期安装或后期的维护,都不会出现擦边和接触产生的异响噪音,这表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有很好的低噪音性能;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较长,这主要缘于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有超强稳定的物理化性能,无论是在高温550℃或低温状态磨损都较低。

任起龙强调,目前,许多摩擦材料在高温状态下,摩擦系数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但是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在持续高温550℃状态下,摩擦性能系数可保持0.4以上,确保在任何恶劣道路条件下的安全性能要求。

汽车轻量化已成为趋势,大量的硬件被新材料取代,在会议中,杨钫提了一个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高效的软件代码是不是轻量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