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委张兴海:“我开的智能电动汽车就是车载大模型工具”

发布日期:2025-03-07· 中国汽车报网 赵建国 编辑:黄霞
赵建国 编辑:黄霞

近来,DeepSeek的爆火,也成为2025年全国两会上的热门话题。

“像我每天驾驶的智能电动汽车,可以看作是大号的车载大模型工具。”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出现,将给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带来深远影响。“人驾+智驾”的方式不仅让出行变得更轻松、高效、安全,也推动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融合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抓手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在产销量上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在智能化进程中也在逐渐成为全球领先的佼佼者。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优势越来越突出。”张兴海认为,智能网联不仅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新能源汽车正朝着依靠高端技术和智能化资源发展的新模式转变,智能驾驶、智能电驱、智能车控、数字孪生等技术在汽车上的大量应用,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全球领先提供了强大动力。

他特别提到,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原先的垂直式供应链体系正向着全新的网状供应链体系转换,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将对上下游产业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协同创新趋势更加明显。

在他看来,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中,赛力斯积极发挥链主作用,推进产品集成化、智造集聚化,已构建起囊括众多头部供应链企业的更开放、更有活力的生态体系,共同设计、共同研发、同步生产。

“新能源汽车发展智能化、网联化,走的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他认为,因此需要推动“两个跨界融合”,一方面是技术和产品融合,即软件技术和汽车技术到产品的端到端融合;另一方面是产业融合,即整车企业+ICT(信息通信技术)企业+供应链企业+终端用户服务企业等汽车全产业链的端到端融合。

而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增多,智能化带来一系列新课题。当前,相关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的技术创新、应用实践都如火如荼。“安全始终是必修课。”张兴海认为,智能化体验必须以安全为底座,而安全底座要靠智能化技术来实现。“安全基础夯得越实,智能网联才会有更高突破。”他表示,车企不仅要将汽车的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做得更加扎实可靠,还要强化动力安全、数据安全以及隐私保护、网络安全等智能安全解决方案。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课题

近两年,汽车行业的价格战持续蔓延,对于车企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指出,要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价格战虽能短期刺激消费,但长期可能导致车辆品质下降,削弱消费者信心和市场活力;而过度营销竞争更可能损害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形象。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但中高端车型占比不足50%,技术升级与品牌向上仍存挑战。张兴海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年来高速发展,逐渐做到全球第一,成绩来之不易,希望行业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

张兴海还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正持续迈入新发展阶段,当前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不断迭代,“三电技术”提升、固态电池加快商业化、超级充电桩迅速普及等,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正是通过跨界合作实现品牌跃升的典型之一,双方联合探索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新模式,打造了问界系列产品,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和用户喜爱。

作为从传统车企向智能网联新能源转型的代表,赛力斯历经近40年发展,从生产汽车弹簧到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张兴海表示,企业自律不仅是责任,更是生存之道,唯有技术与品质并重,才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

近年来,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张兴海始终从汽车产业转型和国家经济发展大局着眼,去观察、调研、思索,提出自己的提案和建议。“中国汽车企业要打造新质生产力,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坚持多元化技术路线并进,坚持软件定义汽车,坚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坚持长期主义……”在他看来,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健康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