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智能李大海:让汽车用户享受到更好的智能座舱体验

发布日期:2025-04-01· 中国汽车报网 赵建国 编辑:薛亚培
赵建国 编辑:薛亚培

“面壁智能作为一家人工智能(AI)公司,首要任务是要服务好所有主机厂。”近日,在以“夯实电动化 推进智能化 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期间,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面壁智能”)首席执行官李大海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壁智能在汽车领域的模式是To B-To C,会通过与产业链其他合作伙伴一起服务主机厂,让汽车终端用户享受到更好的智能座舱产品体验。

“做好大模型,同时还要做小”

去年以来,端侧大模型上车日益火热。在李大海看来,所谓端侧大模型,就是要在做好大模型的同时还要做小,使其更好结合汽车等终端特点,能够在这些终端上运行。面壁智能成立至今一年多时间,发布的模型中很多都位居行业前列,如第一个在端上达到GPT-3.5水平的基座模型,第一个端到端全模态端侧模型,第一个GPT-4V级多模态模型等。

近来,DeepSeek模型的爆火,引发了车企接入的浪潮。李大海认为,技术创新往往开始是点状的,最终会连成一片,对于智能化而言,未来的终局是没有太多差异化可言。他说,未来谁更懂用户,能在各个层次上更了解用户,让用户觉得宾至如归,谁的品牌黏性就会更强。他表示,DeepSeek中会引入两个不同的概念,即端侧AI和端侧模型。其中,端侧AI指的是在终端上把AI落地,接入DeepSeek最快,接入云端也很重要。同时,因为纯云端方式中,仍有弱网、隐私保护等相关问题要解决,所以仍需要端侧模型以原生方式去做协同。

“面壁智能作为一家基座模型公司,现在在做的主要是端侧‘大脑’,端侧‘大脑’要做好感知、决策和行动,需要与‘小脑’互动。”李大海解释,智驾其实就是汽车的“小脑”,端侧大脑主要是感知环境,感知用户意图,把这些用户意图转化为让“小脑”理解的指令,让“小脑”执行。面壁智能在智驾系统中布局的技术重点是智能座舱,目标是让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协同。

“汽车会变成超级智能体”

“未来汽车一定会变成一个超级智能体。”李大海表示,就像科幻电影《钢铁侠》中的贾维斯,未来每辆车上都会有一个“贾维斯”,懂得用户的喜好,能协助用户做很多事情,还会对周围环境灵敏感知。最终,会成为让用户离不开的个人助理、超级智能体,这是智能座舱的演进方向,也是面壁智能努力的方向。

“端侧智能最终要在终端上落地。”李大海谈到,汽车、手机都是全球出货量及影响力较大的终端,所以汽车与手机都是端侧模型适用的场景。相对来说,汽车更能够突出AI Agent(人工智能代理)和模型的价值。他解释,因为在汽车应用场景中,用户的手一直在方向盘上,更需要用语音与智能座舱交互,而且智能座舱也有更多的传感器去感知环境。相比之下,手机反而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汽车是更适合端侧模型落地的产品。

他谈到,面壁智能近日发布了首个纯端侧智能助手“小钢炮超级助手cpmGO”。这是一个纯端侧智能汽车助手,在智能座舱方面具有跨越舱外至舱内的全链条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实现了端到端的智能化应用。面壁智能已经把“小钢炮”送上汽车,赋能智能座舱产品,为大家提供纯端侧、超性能、全场景的服务。

在李大海看来,即使进入高级别自动驾驶,用户的双手解放之后,仍然在AI智能应用的场景之中。因为用户已经习惯使用语音与车交互,特别是超级助手出现之后,用户更愿意使用这种交互方式,在全模态下,用户甚至只需要一个眼神,AI就把事做好了,这是面壁智能追求的未来AI助理的目标。

“变成‘六边形战士’”

李大海认为,当大模型需要与环境进行交互、为人服务并进入生产环节时,就可以认为它已经具备了Agent智能体的特性。基座大模型在Agent智能体能力的发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当AI模型版本迎来重大更迭或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时,往往会吞没上一代模型所支撑的全部应用生态。”李大海说,当前的Agent智能体,仍存在诸多短板,如规划能力不足、长期上下文记忆薄弱、长期任务表现不佳等通病,这使得目前的Agent智能体难以支撑稳定且持续的高效交互。他表示,模型本身才是未来AI智能体的发展方向,模型即Agent,模型即产品,模型即交互,把“小钢炮”这个端侧模型送去“上班”,就是Agent。他表示,其可以赋能智能座舱产品,提供纯端侧、全场景的服务。

“我们相信,正如信息革命以个人化智能硬件为重要标志,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智能革命到来的关键瞬间必然是:人人都能享受到智能的便捷,真正实现智能普惠。”李大海说。

“在汽车领域里面,我们要持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李大海告诉记者,在端侧模型方面的技术创新是面壁智能的竞争优势,不仅技术水平位居行业前列,而且在2024年提出了“知识密度”概念,即大模型知识密度每100天会提升1倍。基于这样的认知,面壁智能要把自身的技术优势逐步转化为产品力优势和商业优势,同时也要让行业客户看到面壁智能的纵深服务能力。“做强各个维度的能力,变成一个‘六边形战士’,才能持续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李大海强调。

编辑:薛亚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