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CEO上任!他能带领日产回到黄金时代吗?

发布日期:2025-04-09·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前思后想,一再纠结,日产最终还是克服了“心理障碍”,再次选择了一位外籍CEO。

近日,随着伊万·埃斯皮诺萨正式上任日产汽车CEO,他能否引领日产走出窘境,再度辉煌,似乎已经成为行业共同瞩目的热点。新官上任,合作之“火”去找谁一起“燃”,至今仍是悬念。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在对日产“暗送秋波”的鸿海集团依然没有放弃。

此前,鸿海计划于4月9日在日本举办电动汽车战略研讨会,向日本车企及供应商展示其电动汽车技术能力和合作愿景。据透露,此前日产的“小弟”三菱已经与鸿海开展了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

“走马灯”似的更换CEO

近几年,日产汽车已经连续更换了多位CEO。继卡洛斯·戈恩这位日产历史上最强势的CEO戏剧般的下台之后,日产汽车已经先后经历了西川广人、山内康弘(临时CEO)和内田诚的掌权时期。

与之前的几位相比,新上任的伊万·埃斯皮诺萨似乎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公司内部状况不断,经营业绩低迷徘徊,甚至到了在主管部门出面撮合的情况下仍被本田“嫌弃”要勉强收日产为子公司、而不是平起平坐,从而导致的尴尬局面。

此外,根据日产与雷诺近日新修订的《新联盟协议》,雷诺与日产的锁定承诺比例从15%降至10%,双方均可(但无义务)将各自持股比例降至最低10%。本修订不影响雷诺集团通过法国信托所持有的18.66%日产股份。

如果是一家处于上升期或兴盛期的车企,选择一位平庸的CEO或许没有大碍,但目前的日产汽车显然情况很不相同。因为一旦决策失误,日产的境况会更为艰难。

此前,日产汽车与本田的合并谈判一直备受关注。其实,双方早在2023年就已经秘密开启谈判。但仅仅半年后,双方就宣布“暂时搁置合并计划”。又过了半年,日产方面又开始重启谈判,双方在2024年12月签署合并谅解备忘录,朝着希望的“世界第三”迈进一大步。然而,两个月之后,两大车企间的合作再次宣告破裂,日产方面对本田所提出的“收购日产100%股权,使其成为本田子公司”的提议表示强烈反对,而本田则认为日产不能认清现实,选择认可这一方案。

随后,时任日产CEO内田诚正式通知本田终止谈判,双方联合声明“暂停协商”。声明发布后,日产股价暴跌7%,本田股价却上涨了8%,执掌日产5年的CEO内田诚也被“下课”。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日产都在其中“很受伤”。

能否担起“新希望”

现年46岁的伊万·埃斯皮诺萨是日产汽车史上最年轻的CEO之一,曾在哈佛商学院进修,自2003年加入日产墨西哥分公司以来,已经在日产汽车工作了22年。

据接近他的员工反映,伊万·埃斯皮诺萨日常开一辆灰色的日产Z跑车通勤,并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复活经典车型Silvia(240SX),并推动电动化跑车(如小型电动跑车)的研发,同时重申Z系列是品牌的核心车型,并计划推出“更亲民的版本”以扩大其市场覆盖。

而对于企业发展与产品规划,伊万·埃斯皮诺萨有自己的想法。据称,他希望将新车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从原本的55个月缩短至30个月,并推出新车型、新技术,扭转目前日产汽车产品“落后一代”的印象。而且,日产的市场重点主要将朝向欧美市场。

如今,本田合并的“诱惑”依然或多或少在影响着日产。此前,本田方面曾经放话称“如果日产更换CEO,可能愿意重新考虑合并谈判。”而新任CEO伊万·埃斯皮诺萨对与本田的合作也持开放态度。但至今为止,双方都没有迈出新的一步。

“从日产的现实而言,寻找合作伙伴,可能是新任CEO的重要任务之一。”广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林森认为,经历曲折反复,希望日产借此走上向上之路。

如何选择“新目标”

此次,日产汽车之所以选择伊万·埃斯皮诺萨出任CEO,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从内部来看,日产面临着诸多挑战。之前,公司在管理、产品规划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市场份额下滑、品牌形象受损。董事会希望选择一位内部革新派来打破这种局面,埃斯皮诺萨作为在日产内部成长起来的高管,对公司的文化、运营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都有着深入的了解,他在产品战略规划方面较有经验,让董事会对他寄予厚望。

“对于新任CEO能否为日产带来新的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本人。”正如一位匿名行业专家所言,一方面,CEO只是首席执行官,并不能完全左右董事会的决策与决定,尤其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层面,CEO只有建议权而决策最终还是要看董事会;另一方面,像日产这样体量庞大的车企,即使有了明确的决策,日常工作能否在CEO领导下完全贯彻落实,不走样、不造假、不粉饰,也并非易事。“当然,希望日产会步步向上。”他说。

埃斯皮诺萨也希望在产品规划上有所作为,但日产在电动化上仍然没有摆脱“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印象。其实,早在2010年,日产便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纯电动车LEAF,成为了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彼时,特斯拉的第一款车型Model S直到2012年才开始交付,比日产晚了两年多。但特斯拉却率先达成了电动汽车销量100万辆的目标。

在众多“上岸”合作伙伴的选择中,包括日本不少舆论都看好鸿海集团。而且,意味深长的是,鸿海现任首席电动汽车战略官正是曾经差点战胜内田诚担任日产CEO的日产前二号人物关润,他是否会与伊万·埃斯皮诺萨有更多共同话题,从而促成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将是人们拭目以待的焦点。但是,面对全球汽车市场风云变幻的现实,至于日产究竟会选择谁成为新的合作伙伴,仍是一个悬念。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