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航智能贺天星:深化与车企合作,共探面向C端的低空飞行产品
被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点名”的低空经济,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首次以专设展区的方式亮相,引得众人驻足。其中,刚刚集齐“四证”的亿航智能展出EH216系列三款无人驾驶航空器,向公众展示安全、自动、环保的低空科技解决方案。4月14日,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满足消费者对低空飞行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亿航智能将与车企展开深入合作,释放C端消费潜力。
不久前,亿航智能旗下广东亿航通航及合肥合翼航空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全国第一批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 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这意味着低空载人飞行正式拉开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序幕。据了解,“四证”齐全的EH216-S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开启规模化服务。
对此,贺天星表示,亿航智能现已在合肥、深圳、广州等多地布局多个亿航eVTOL运营示范点和E-port起降点。商业化运营的第一阶段将围绕空中有人、载人观光、飞行体验等场景展开,即先打造精品示范航线,再逐步切入到“空中出租车”模式。在他看来,目前围绕低空场景的地面起降场、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起降点、飞行航线还不够多,尚不足以支撑“空中出租车”的布局。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监管、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完善,以点连线、以线织面,才能逐步落地常态化、个性化的“空中出租车”模式。
当然,作为公共式交通服务的“空中出租车”模式并非亿航智能对低空领域探索的终点。“天空这么大,空域环境这么广,人类对‘上天’的需求又这么强烈,个性化的需求未来一定会得到满足。”贺天星表示。为探索面向C端的低空飞行产品,亿航智能选择牵手车企。去年12月,亿航智能与长安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飞行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运营等项目,探索成立未来出行生态科技合资公司。今年2月,亿航智能又与江淮汽车、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在合肥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基地,生产电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eVTOL。
谈及与车企的合作,贺天星表示,亿航智能希望在合作中探索未来低空飞行产品形态,并对产业形态的融合进行深入摸索。“汽车产业发展周期更长、产业链更完善,生产制造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更成熟,值得低空飞行企业去参考和借鉴。”贺天星告诉记者,下一步,亿航智能希望与车企优势互补,探讨、研发、设计面向C端消费者的低空产品和服务,释放C端“消费力+购买力”。“我们面向C端消费者的下一代产品将于不久的将来问世。”他说。
“海南的应用场景是全国独一份。”谈及海南低空经济的发展,在贺天星看来,低空经济的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海南布局低空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为“低空+旅游”、“低空+物流”等场景带来诸多想象空间。另外,低空经济的发展不仅仅要看天上,也要看地上,“天网+地网”的协同才能支撑起完整的立体交通体系建设。贺天星指出,海南在地面环岛公路开发、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都相对完善,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