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退网导致车联网功能受限,消费者:十年车龄就该自费买单?

发布日期:2025-04-15· 中国汽车报网 王金玉 编辑:齐萌
王金玉 编辑:齐萌

图片

近日,多名消费者在投诉平台投诉,称自己的汽车由于3G基站撤网,3G通信停网,以此为基础的部分车型的车联网功能也受到限制,无法正常使用。投诉平台上关于“车机无法联网”的投诉事件逾6000条。

针对这种情况,4S店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消费者自费更换4G模块(T-Box)。消费者则认为,车企应该负有一定责任,并承担相应的升级费用。那么,基础设施变化引发的车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到底应该谁来担责?

消费者:车企应承责    

作为一位3G车联网车主,河北的张先生今年开始不能正常使用车联网功能了。“自3G基站撤网后,部分车联网功能就不能使用了,尤其是我经常使用的远程操控功能,因为没有通信信号不能用了。咨询车企给的答复是没有网络信号,车联网功能自然无法正常使用。可更换4G模块(T-Box),但需自费。”张先生的困惑是很多使用3G车联网功能的车主们面对的共同问题。

虽然这些车主的车大多都已经使用10年以上,但很多车辆仍保有不错的车况。尤其是张先生这样的车主,车辆的行驶里程甚至只有几万公里,车联网之外的其他功能都维持不错的状态,还没有报废更新的计划。“开了10多年了,总体感受还是挺不错的,车联网功能不能使用极大降低了驾乘感。我平时使用最多的就是远程控制功能,购车时,车企承诺该功能终身免费。但现在却不能用了。”张先生称,该功能不能使用后,厂家先让联系通讯运营商,运营商说3G退网是统一规定,可以免费升级车载通讯卡,但还需车辆整体更换网络模块。但这一网络模块,车企却要求车主承担相关费用,称这不是车辆质量问题,且已超过质保期。

此外,还有许多使用3G车联网的车主,在3G基站退网后,车辆出现无法使用车载导航、无法拨打SOS电话等问题。

车企客服:

非质量问题 不在免费升级范畴    

记者联系了多家车企官方客服,针对消费者提出的3G车联网功能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车企给出的回答是,可以更换4G模块,但因为超出了车辆质保期,需车主自己承担相关费用。

一家自主品牌相关负责人坦言,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中明确,加快2G、3G网络退网。各网络运营商便逐步推进3G网络减频,用于4G/5G网络建设。3G基站退网后,部分3G车联网功能受影响是必然。但国家通信网络的整体升级,非一两家车企的问题,且大部分3G车联网功能车辆均是十几年前的车型,不在车企承诺的质保期内。车企及售后服务部门可以为有需求的车主更换4G模块(T-Box),但需车主自己承担费用。

还有车企客服表示,3G退网只影响地图导航功能,车主可以到仍有3G网络的城市下载离线地图,其他3G车联网功能仍可正常使用。有车企提出可以免费为车主更换T-BOX,但条件比较苛刻:车辆在车企的质保期内(3年或6万公里)且网络未中断。实际上却很少有车辆能满足这两个免费更换的条件。

图片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表示,3G基站撤网,导致部分车型的车联网功能不能使用这一问题不好确定权责:首先,3G基站是电信运营商建设运维,调整是必然;其次,车企提供的3G车联网功能,如车载导航因为没有通信信号,无法正常运行,这不是车辆硬件问题,从法律上看车企也没有责任。“在法律上这个问题没有太大的争议,如果消费者愿意更新设备,必然需要承担相关费用。车企是否提供优惠或免费,在法律层面没有强制要求,而是车企自主行为。”

不能简单“说退就退”    

随着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3G退网已成定局。早在2023年11月29日,工信部就公开回应:2G/3G退网是移动通信网更新换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国际上的主要做法。但移动通信退网不是简单的“说退就退”。需要完善用户保障措施,在充分保障用户权益的前提下,才能实施退网。工信部还强调,早告知,必须有用户保障措施和完善的用户善后方案,具备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更强的业务能力和更优的服务质量的能力,为用户“愿意退”“乐于退”创造条件。

事实上,相较于车联网功能,手机通信业务受到影响的问题早已出现。虽然随着通信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使用2G、3G网络通信的用户已极少,主要是一些老人及儿童电话手表用户。针对这些问题,各地运营商给出了响应的解决方案。以广东等地为例,相关运营商提出,如果原有的2G号码想继续使用,用户可选择流量和语音单价更优惠的4G/5G套餐,也可选择保留原有套餐继续使用;部分产品不能继续使用的,则会提供承接方案;还有运营商为迁移用户提供了购买套餐送入门4G手机的选择。运营商为电子消费品提供的解决方案值得车企借鉴。

当然,汽车作为大件耐用消费品,与手机、电话手表等电子消费品有很大不同,但在车联网功能的使用方面,车企也不宜以不在质保期等原因为由“说退就退”,适当的提供补偿或优惠才是更好的做法。尤其是在车联网功能不断丰富、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的行业发展现状下,车企或应承担更多责任,在提供车载通信系统的升级服务时,提供一定的补偿或优惠。车联网作为车辆功能的一部分,消费者购车实际上购买的是车企提供的整体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与通信运营商签约,车企有义务确保产品功能适配技术发展,不能简单把责任归咎于通信服务商。

事实上,此次3G退网引发车联网功能受限可能只是矛盾的开始。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加速普及,技术代际迁移与产品服务寿命的冲突正成为新型消费争议的焦点。在通信基础设施迭代的强制性政策背景下,车企的产品功能适配责任是否应突破传统“硬件质保期”框架?运营商的技术退网方案是否需要与汽车产品生命周期实现制度性衔接?当车辆从机械产品转向“移动智能终端”时,消费者对功能完整性的合理期待与企业技术迭代成本之间,应当如何划定责任边界?

对此,欢迎分享您的观点与解决方案建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