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官宣新获千辆新车大单,能否让老贾“下周回国”?
当千台订单砸向FF(法拉第未来),是不是有种“久旱逢甘霖”的感觉,此刻也难以不让人联想到,老贾“下周回国”是不是有希望了?
近日,FF官宣与纽约JC Auto、加州Sky Horse Auto的总计1300辆新车订单,而且是“非强制性预留”,意思是新车交付没有规定期限。那么,有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FF的“救命稻草”,还是“画饼新章”?
新增大单来自何方
据FF官宣,已经与纽约JC Auto签署1000辆FX Super One新车订单,与加州Sky Horse Auto签下300辆订单。而且,这1300辆订单中,有300辆已收不可退定金。据称,纽约JC Auto的1000辆新车将主打美国高端出行市场,用于组建Uber Black车队。而加州Sky Horse Auto的300辆新车则用于机场酒店间的VIP贵宾接送服务。这是迄今为止,FF造车10年总共交付14辆新车后,在B端市场的首次规模化突破,被FF联合CEO贾跃亭称为“双品牌战略的实质性落地”。
耐人寻味的是,此前,面对“下周回国”梗,贾跃亭首次回应称“两年为限”战略与回国计划挂钩,需FF和FX双品牌在销量、市值和融资、债务等方面基本面达标。此次的1300辆订单被他视为“重建信任的开始”,并强调股权激励机制,仅当股东收益达标后,高管团队才能获利,这意味着试图将个人回国与公司存亡深度绑定。
此前,FF91定价30万美元走高端化路线未见成效,如今FX Super One开始瞄准2-5万美元市场,但能否通过规模化销售覆盖成本,至今仍是未知数。
今年4月25日,在FF的AI投资者社区与FX开发者共创日上,贾跃亭被任命为公司联席CEO。在继续保留其现有职责的基础上,新增财务、法务及供应链等职能的直接汇报线,与现任FF全球CEO Matthias Aydt共同履行首席执行官职责。Matthias称,这标志着FF未来发展进入关键转折点。“接下来,我们不仅要继续交付FF91 2.0,还将持续推进FF全球市场战略和第二品牌FX。”Matthias表示。
股权激励令人“窒息”
有报道称,至今,贾跃亭个人债务超7亿美元,FF累计亏损超20亿美元,仅2024年就净亏达3.558亿美元。尽管合伙人愿以股权激励帮还债,但核心仍需FF实现“自我造血”。
贾跃亭在介绍其新任联席CEO后获得的股权激励方案时承诺,股权激励实现后,将拿出一半收益用于偿还在中国的债务。“还债回国是我必须要完成的使命。”老贾说,将会拿出全部的升职奖金120万美金的税后金额,用于在二级市场增持FF股票,且至少锁股一年。此外,去年FF提交给美国监管机构的文件显示,其创始人兼前CEO贾跃亭的年薪从45万美元提升至68万美元,同时获得了50万美元的一次性认可奖金,以及高达81.6万美元的年度酌情目标奖金,再加上超过400万美元的年度股票奖励。若将这些数字换算成人民币,总金额约为4253万元。由此可见,FF公司即使负债再高,老贾个人的小日子依然过得很滋润,完全不是外界想象的“卧薪尝胆”状态,而这也被当地网上舆论称为“穷庙里的富和尚”。
FF新的股权激励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阶段,FF股价每增加5美元,或者市值每增加7亿美元,贾跃亭可以获得1%的股权激励,本阶段上限为5%;第二阶段,是在持有5%之后,股价每增加20美元或者市值每增加30亿美金,可以获得额外的1%的股权激励。两个阶段的股权激励累计上限为9%。上述幅度不包括股票拆股、股票分红所产生的影响,市值方面的增幅也不受因并购交易所带来的变化。
订单能否带来转机
目前,FF市值约为8935万美元,而贾跃亭称需达百亿美金才能解决债务。如今的1300辆新车订单若全部转化,营收仍是杯水车薪。此次,FF股价曾因订单消息一周暴涨50%,但以往FF多次因“跳票”导致股价暴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美股市场投资者对FF的“PPT造车”仍然缺乏信任感。
有网友给FF算了一笔账,1300辆新车订单如果兑现,按照每辆新车5万美元计算,大约收入6500万美元,但参考特斯拉在美国的造车成本,FF成本需要至少4000万美元,对于FF的亏损而言,的确是相距甚远。理论上,如果FF再获得6000辆订单,才能基本达到年度不赔不赚。但是,如今在美国市场,就连电动车“老大”特斯拉的销量都出现大幅下滑,FF能不能再现奇迹,仍是个问号。
对此,国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专家认为,FF需解决三大问题,才能避免走向“爆雷”的命运:一是资金链方面,需持续融资;二是供应链方面,需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避免重蹈FF91曾因资金问题连续数月“断链”的覆辙;三是产品升级,结合当地市场需求,用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配置来改善产品体验感,才能打开美国市场。
如今,美国市场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仍然低迷,2024年电动车渗透率仅为15%,低于欧洲与中国。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通用、丰田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FF作为当地的造车新势力,在融资便利度、供应链本地化成熟度等方面都难以与中国国内的造车新势力相比。“在汽车电动化浪潮中,技术理想主义需与市场现实主义有效衔接共振。”有行业专家提出,有订单固然是好事,但订单严重不足既是“远虑”,也是“近忧”。“资本魔术”最终也需要回归产品本质并体现在销量上,这既是FF努力的方向,也是所有造车新势力的成长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