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奇瑞汽车公司的一些感悟

发布日期:2025-05-15· 中国汽车报网 张书林 编辑:薛亚培
张书林 编辑:薛亚培

5月8日至9日,2025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召开。借此机会,我们对奇瑞汽车进行了参观调研并召开了奇瑞发展战略研讨会,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和副总王琅在会上对“奇瑞经验”做了一番介绍,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感悟,不吐不快。

自信执着的起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决定发展轿车工业,奇瑞就诞生在中外合资生产轿车10年以后的90年代末。

那时,中国轿车刚刚开始私人消费,尚未大规模进入家庭。巨大的市场前景让许多省市都想发展轿车工业并使之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芜湖也不例外。彼时,在第一部汽车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国家重点支持当时已有的、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乘用车生产企业(当时称“三大三小两微”),当时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的汽车管理体制基本限制了投资建设新的轿车生产企业。要实现这个梦想必须有自主的技术根底和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才能去拼搏争取。此时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具有充实的专业知识、在一汽发动机和轿车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才尹同跃。他满怀信心回到家乡芜湖,立志让芜湖的梦想变为现实,由此带领大家开始了执着的逐梦创业历程。

奇瑞公司取得轿车生产资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尹同跃过人的睿智和前瞻性的战略思维,主要表现在他了解汽车的核心技术在哪里;他知道要实现自主发展,不掌握核心技术直接造整车的路走不通。因此在制造整车之前,他先利用引进英国不完整的二手设备自主研发了奇瑞第一台发动机并于1998年下线,随即在第二年下线第一辆轿车,并成立了当时尚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奇瑞汽车公司。他这种睿智和自信的战略决策感动了业界和相关领导,经过曲折的过程,终于在2001年以后取得了独立的轿车生产资质。尹同跃也任奇瑞公司董事长至今。

企业成败关键在领导

奇瑞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是尹同跃作为领头人的奇瑞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成果。一路走来,尹同跃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奇瑞汽车的精神文化,他们的经验应该总结,奇瑞的精神文化应该得到传承。

尹同跃一手打造的奇瑞的精神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靠实力 迎难而上;握核心 志在必得。在奇瑞建厂初期以及以后的每个发展阶段,尹同跃都能抓住关键,甚至顶风而上取得成功。充分的自信已成为奇瑞的精神文化。

2.谦慎俭 行盛于言;埋头干 从不张扬。谦虚谨慎节俭和说的少、做的多,是他的一贯作风。这种优秀品质已经成为今天奇瑞文化的根基。

3.靠创新 坚持自主;依升级 新老并行。他坚持创新驱动,抓住机遇成功实现多次转型升级。用前瞻性的战略决策引领奇瑞新、老产业并行发展。不断激发着提高奇瑞品牌价值的正能量。

4.靠真诚 盈得合作;靠技术 建立信赖。他用谦虚谨慎、诚信待人的处事风格和与同行共荣共赢的精神理念,成就了与业内外、国内外多家企业的多种合作方式。奇瑞先进的动力总成技术,使奇瑞具备开展与各方力量及跨界企业合作的基本素质。

5.靠创新 保持领先;靠先进 走向国际。坚持技术领先,不遗余力提高用户对奇瑞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信任度。在时机成熟之后,奇瑞汽车开始走向国际化发展之路并结出了硕果。

奇瑞创建的行业第一

在尹同跃的带领下,奇瑞创建了多个行业第一。

1.奇瑞走出了一条与中外合资企业不同的发展模式。不但是我国第一个先造发动机、后造整车的自主品牌企业,而且目前奇瑞的发动机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奇瑞是最早将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分开独立运营的企业之一。实现了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并行发展,共同升级。传统汽车用资金支持了尚未盈利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用其不断创新的市场声誉,带动了包括传统汽车在内的奇瑞品牌价值的全面提升。

3.奇瑞汽车出口量已连续 22年保持行业第一,而且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是国际化发展起步最早(2001年就开始),且不断优化布局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如今,奇瑞的国际化发展业绩已让其它企业望尘莫及。如果能给予奇瑞更多的政策支持,他们的国际化发展会更快、更好。

4.奇瑞是我国汽车集团中第一个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造的国有企业。企业运行机制更加灵活,机构运行效率明显提高,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上这些行业领先为奇瑞的“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奇瑞发展得到的启示

在9日的奇瑞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听了尹同跃和王琅的详细介绍后,我看到奇瑞对未来发展已经有了成熟和完整的思路,个人从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面对奇瑞汽车具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我确实提不出更具体的建议,只据根个人感悟提出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1.要有危机意识。

我国汽车产业(包括奇瑞)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一些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危机意识,包括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如何应对随时都可能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如何应对后来者可能居上的风险?等等。应对这些都需要奇瑞传承好优秀的企业和精神文化,时刻保持旺盛活力,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2.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下新的发展模式和企业运行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位置,为我国汽车产业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体制机制建设指明了方向。

奇瑞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第一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新的体制下运行,我们还没有经验,很可能在运行中会出现一些新的矛盾。比如,如何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如何处理好新的利益分配关系;新的体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如何在新的体制下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如何协调不同观念理念产生的矛盾等等。希望奇瑞公司能够总结出一套推进现代化体制机制建设的经验。

3.关于品牌定位。

一家公司可能会推出很多产品并用不同的名字加以区分,但无论什么名字的产品,一旦推向市场,它的品牌形象都应集中到母公司。

企业推出和宣传一款产品,一大目的是提升母公司的品牌形象,而不单纯是为了卖车。比如丰田汽车公司旗下轿车产品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按照不同的发动机排量有着不同的名字。然而消费者不管是看到皇冠、凌志、还是凯美瑞、卡罗拉,都能知道"这是丰田的轿车"。企业首先有了明确的品牌意识,在市场推广中才能产生提高品牌知名度的效果。

4.关于产品技术路线。

当前市场上产品同质化严重,我认为企业不应该盲目跟风,应该从三方面综合决策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路线。一是根据特定市场需求,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化产品;二是,该产品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可以形成规模的生产优势。差异化、效益、规模三者兼顾确定产品和技术路线,才能确保产品研发的成功。

另外,一个企业的产品系列也不宜太复杂、太多。产品发展也要与时俱进,要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聚焦主要产品形成品牌优势。

5.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服务是企业生存的核心。

奇瑞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保持创新活力,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传承好行盛于言、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企业文化,才能保持经久不衰的创新活力;建立一套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管理体系,是取得市场信赖的基础,是培育品牌的必要途径。希望行业同仁也能学习奇瑞的发展经验,做到互勉共赢。

衷心祝愿奇瑞保持并传承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新的体制机制下,于“十五五”期间取得更大成就,成为我国建成汽车强国的一大标志性企业。

(本文作者张书林系中汽咨询委委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