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车企自建汽车运输船队打破“运力魔咒”?
人类所居住的蓝色星球上,地表海洋面积占比约为71%,而海上运输线连接起了五大洲繁忙的世界贸易网络,海运同样是汽车出口远途运输最具效率和性价比的途径。
眼下,越来越多有规模化出口业务的汽车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借助航运公司的货轮排班长周期等待方式运输出口整车,而是直接自己下订单造船,并组建自有海上汽车船运输船队,来摆脱对运力日益紧张、价格持续上涨的航运公司的依赖,实现让自己的汽车产品更加便捷地点对点到达世界各地的目标。
跨国巨头的海运布局
公开数据显示,整车企业自己造船运输,比租船、搭载远洋货轮等方式更为节省成本、运输时间缩短并提升安全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亚欧非之间汽车出口的不断增长,车企自建船队使得远洋运输的单车成本从大约1.2万元降至约5600-7000元,一年可节省远洋运费超百亿元。同时,自建船队还能显著提升新车交付时效和供应链安全性、稳定性。通过自主安排航线,亚洲到欧洲、非洲市场运输的车辆交付周期从60天缩短至30天,直接提升了终端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如之前的“红海危机”时,车企自有船队能够灵活改变航线绕行好望角准时交付,而依赖第三方物流货轮的车企要通过协调航运公司等方式,普遍存在延误。
全球出口整车数量位居前列的丰田汽车,早已拥有自己的汽车运输船队。丰田旗下的丰藤海运(Toyofuji Shipping)是其物流体系的核心支柱之一。自1942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汽车滚装运输。目前该公司运营中的汽车运输船超过30艘,单船运力达整车6000-7000辆,均属大型汽车滚装船,航线更是覆盖亚洲、北美、欧洲等主要目标市场。
与陆地平稳运输不同,在“无风三尺浪”的辽阔大海上航行,如何减少颠簸对新车的影响,是减少新车运输损耗的重要方面。丰藤海运专门订制的汽车滚装船上,均配备有先进的车辆固定系统和环保动力装置,确保丰田及雷克萨斯等车型的远洋运输安全完好。数据表明,仅2024年,丰藤海运承担了丰田全球40%的出口海运量,成为丰田“日本制造-全球分销”战略的关键保障。
在众多拥有自有汽车船队的跨国车企中,现代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现代Glovis拥有全球第二大汽车运输船队。其中包括82艘汽车滚装船,年总运力超50万辆。其标志性的“Eco-PCT”系列汽车运输船采用LNG双燃料动力,碳排放较传统船舶降低30%,单船可装载8500辆汽车,主力航线覆盖欧洲、中东、南美等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该公司为现代汽车运输海外交付新车每年约300万辆,占现代汽车集团总出口量的75%。同时还对外承接特斯拉、通用汽车等品牌的远洋运输订单,成为全球汽车海运物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破解运力短缺难题
令行业记忆犹新的是,自2020年以来,全球海运市场正经历了一场剧烈的供需失衡,汽车运输船的日租金犹如坐上了火箭,从专业远洋航运公司原本较为平稳的平均每集装箱每天1万美元,一路狂飙至15万美元。这场租金的疯涨,背后是全球汽车贸易量的快速复苏与海运运力增长缓慢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显现。有研究数据显示,新冠疫情以来,全球汽车贸易量增长了近20%,但专业远洋航运公司的汽车运输船队运力仅增长1% ,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运价被不断推高。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丰田、现代等跨国车企的自有汽车运输船队展现出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丰田旗下的丰藤海运凭借长期稳定的运营,将单车远洋运输成本牢牢控制在800美元以下,相较于市场均价低至少40%。现代Glovis同样表现出色,通过优化航线、提升船舶装载率等方式,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保障了现代起亚集团在全球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而挪威汽车运输公司(NOCC)还集中在中国订制汽车船,新船造价较日韩船厂低20%左右,同样赢得成本优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碳中和理念的普及,国际海事组织(IMO)的环保法规也日益严苛,车企自建船队纷纷开启绿色转型。现代Glovis的“Green Dolphin”项目,创新性地在远洋船舶上部署光伏系统,利用太阳能为船舶辅助设备供电,有效减少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降低了碳排放。丰藤海运则积极探索氢燃料电池在汽车运输船上的应用,为未来航运业的零排放目标提供技术储备。
来自造船企业的订单显示,如今各国的汽车船订单中,基本都选用了“LNG动力+”的绿色化设计或预留设计,既满足当下环保要求,又为203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前作出规划。在欧洲、美国加州等对环保标准要求较为领先的市场,绿色航运能力已成为车企产品进入的必备条件,拥有绿色运输系统的汽车船队的车企,能够在这些市场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市场份额。
车企全球化的重要支撑
当前,在科技飞速发展、全球汽车业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智能化技术不仅加速应用于汽车业,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汽车海运领域,成为提升远洋运输效率的关键驱动力。
丰田在这一领域先行一步,引入先进的AI算法,对船舶配载方案进行深度优化。通过对车辆尺寸、重量、目的地等多维度数据的精准分析,AI算法能够快速生成最合理的配载布局,单船空间利用率由此提升了18% 。这意味着一艘原本只能装载6000 辆汽车的运输船,在智能化配载的加持下,能够多装载1080 辆,大大提高了运输效能。
还有的企业采用了协同系统,针对以往船舶在港口等待装船可能需要耗费数天时间的情况,提高效率,压缩时间,能够快速完成装卸作业,投入下一次运输任务,有效提升了物流周转效率。
多家机构预测显示,2025年到2030年,东南亚、拉美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处于较快增长之中。“目前,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悄然变化,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正逐渐成为车企产品出口角逐的新战场。”上海社科院副研究员夏晓峰表示,相对于当地建厂高昂的成本,船舶运输显然更具成本优势,也能避免一些当地政策的不确定风险,快速抢占新兴市场。
从丰田百年海上航运历程的深厚积淀,到现代Glovis凭借船队数量实现更加灵活的航线布局,都展现出新的格局。“车企自建船队的战略布局,本质上是其全球化战略的深度延伸。”还有行业专家认为,车企通过自建船队掌控产品出口运输“海上生命线”,很容易实现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向包括物流、服务在内的完整体系输出的跨越。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时代浪潮中,车企自建船队已不再仅仅是一种物流运输工具,更是车企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特征之一。当一艘艘汽车滚装船满载着产品,在全球各地实现高效率交付,一场围绕全球汽车产业链主导权的暗战,正通过自有海运运力达成出口的快速增长而持续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