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换权益”之路难走通,特斯拉的汽车保险面临多重挑战?

发布日期:2025-05-19·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新能源汽车保险,在全球都是一个探索的热点。

近日,特斯拉率先在美国16个州推出UBI(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保险模式)新能源保险业务经历6年多的时间,至今效果仍不理想。按照特斯拉方面的目标,其想利用车辆数据为驾驶习惯好的车主提供低价保险,且赔付率高达103.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显然距离梦想照进现实还较为遥远。

保险尝试并不保险

标普数据显示,特斯拉保险部门赔付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2-2024年其赔付率虽有降低但绝对值依然过高,这也使得运营成本增加、利润微薄。特斯拉认为传统保险企业目前尚未理解其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构想,但其本身的保险业务持续亏损令人有苦难言。

特斯拉的保险模式中,较为依赖安全评分系统,该系统监测驾驶行为并借此调整保费,但有车主称谨慎驾驶评分却下降,这种算法的透明度在技术论坛引发热议。此外,特斯拉车辆近期在美国遭遇人为破坏行为增多,保险费也可能上涨。

很多新能源用户表示,新能源汽车上保险已经成为令车主们头疼的烦恼,要么保费比油车高很多,要么保险公司对一些车型拒保。为此,特斯拉率先在美国推出了UBI保险业务。

这一保险自2019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推出以来,特斯拉的保险业务已扩展至16个州。按照特斯拉的设想,充分利用车主的真实驾驶数据,对于那些驾驶行为良好的车主,收取更低的保费,加上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的帮助,特斯拉的事故概率理论上会更低。但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其赔付金额超过了保费收入,而且赔付率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当初,特斯拉希望以一己之力,降低新能源用户的保险费用,解决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过高的问题。然而,事与愿违,结果并不理想。

与行业要求差距甚远

从保费赔付率看,特斯拉依然较高。数据显示,2022年,车险行业平均年赔付率80.1%,特斯拉是116.6%;2023年行业平均赔付率为75.4%,特斯拉是114.7%,2024年行业平均赔付率为66.1%,特斯拉为103.3%。

特斯拉的保险模式主要依赖其“安全评分”系统,该系统通过车辆传感器监测驾驶行为,并据此调整保费。按照特斯拉的设想,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软件的事故率低于人类驾驶员。此外,其车辆本身就是运行中的计算机,能够收集大量关于驾驶者的信息,并根据驾驶者的驾驶行为调整风险评估。但是,事实上却很难达成这一愿望,特斯拉保险相关业务仍承受着巨大的亏损。

而且,特斯拉基于算法的保费计算方法也引发了不同看法。在互联网上,用户们讨论了特斯拉评分系统的透明度问题,其中一位评论者指出:“安全评分是一个黑箱,似乎会惩罚正常的驾驶行为。”

同时,消费者对特斯拉保险覆盖范围的满意度也存在较大差距。车主的不满集中于维修时间过长、沟通不畅、长时间等待人工接听电话,最长等待时间近7小时,以及理赔流程的负面舆论。目前,随着特斯拉不断扩大其保险业务,该公司能否优化其“安全评分”算法、解决客户反馈意见,提高客户满意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寻求新的突破

目前,令用户感到困惑的是,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理赔、自动驾驶责任划分等尚无全球统一标准,特斯拉需自行承担政策模糊带来的额外风险成本。

在美国,正有越来越多的险企加速布局UBI产品,利用传统数据优势优化定价,因此特斯拉正面临着在尚未盈利之时就遭遇围困的窘境。

调研显示,仅28%的特斯拉车主选择原厂保险,主要顾虑为“维修捆绑原厂导致灵活性差”、“保费调整不透明”等。

标普全球研报认为,如果特斯拉保险赔付率持续高于100%,其信用评级可能承压。穆迪则警示,传统险企若加速技术投入,可能削弱特斯拉的“数据优势”护城河。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处于关键转折点。”长江商学院副教授陈晖认为,这还需要特斯拉平衡保险费率、理赔支出和有关风险。积极改善现状,才有可能避免继续亏损。

有专家认为,特斯拉新能源汽车保险遭遇的挑战本质上是“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落地之间的矛盾尚未解决,其高估了数据优势对风险的预测能力,低估了维修生态、客户服务与监管环境的复杂性。如果能以此次困局为契机,从“技术驱动”转向“技术+运营双轮驱动”,或可在新能源车险的蓝海中重新蹚出新路。而眼下的高赔付率也为业界敲响了警钟,带来了思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