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要少一些视觉奇观竞赛

发布日期:2025-05-20·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张海天 编辑:陈伟
记者:张海天 编辑:陈伟

百余年来,汽车设计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与创新。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也伴随着一次次血淋淋的教训。从最初的马车式外观到流线型设计的兴起,从手动挡到自动挡的普及,再到如今的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汽车设计一直在不断进化和发展。
  然而,在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汽车设计的基本底线——安全。无论是隐藏式门把手还是车内实体按键的设计规范,都是基于一次次事故教训而逐渐形成的。这些规范不仅是对驾驶者生命安全的负责,也是行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如今,国家工信部公示的《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一标准的出台,将填补隐藏式车门把手等规范的空白。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内汽车设计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忽视实用性和安全性的问题。因此,笔者呼吁国内车企在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注重安全性。
  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期,国内车企当以《要求》的制修订为契机,将安全基因注入工业设计的底层逻辑。这不仅是对消费端生命权的敬畏守护,更是对产业文明的本质回归。汽车工业的终极竞争力,从来不是流量逻辑下的视觉奇观竞赛,而是以技术理性筑牢安全屏障的系统能力。
  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必将是安全标准体系的角力场。唯有将安全理念上升为产业文明的共同信仰,让每一处设计细节都成为安全哲学的具象表达,在全球产业链的价值高地树立起“中国安全”的坐标。这种从“产品优势”到“标准输出”的质变,不仅是产业竞争力的跃迁,更是一个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进阶的底气。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