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造车新势力的MPV产品To B预订单达4000辆,能否借此“翻身”?

发布日期:2025-06-27· 中国汽车报网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记者:赵建国 编辑:李沛洋

对于多次经历“九死一生”的法拉第未来(FF)而言,眼下似乎又迎来一次新机遇。

近日,FF宣布,已与专注于北美市场和TikTok的MCN直播电商生态服务机构Telling Inc.签署500辆MPV产品FX Super One的定金协议,To B预订单总量已达4000辆。这是已经签署定金协议的第三家MCN类B2B共创伙伴。此外,公司已收到加州最大房产经纪公司之一Pinnacle的1000辆Super One的To B订单的定金。

发展进程屡现“过山车”

目前,FF正处于一次“至暗时刻”,而MPV产品FX Super One的To B预订单总量突破4000辆的消息,无疑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这究竟是不是真的机遇来临,还是一次宣传造势。目前来看,还要让子弹飞一会儿。

不过,有据可查的是,FF自2014年创立以来,其命运屡次出现如“过山车”一般的跌宕起伏,这也似乎应验了创始人的名言“为梦想窒息”。

早在成立初期,FF尚未造车,就先“造势”,凭借着前瞻性的理念和令人瞠目的技术规划,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投资,一时间风头无两。2016年,其首款概念车FFZERO1在CES展上亮相,独特的设计和看上起强悍的性能参数,让人们对这家造车新势力充满了期待。次年,首款量产电动车FF91正式发布,更是将这份期待推向了高潮。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FF新车从概念到量产的道路充满了荆棘。资金短缺,成为了FF前进路上最大的阻碍。由于电动汽车行业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FF在烧光了前期的投资后,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困境。工厂建设进度缓慢,供应链也不稳定,导致FF91的量产计划一再推迟。

2021年,FF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本以为这会是它走出困境的转折点,但上市后的日子依旧艰难。公司持续亏损,交付量远低于预期。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仅交付2辆FF91 2.0车型,实现营收30万美元,其市值已跌至1.2亿美元,不足累计投入的3%。长期的困境让市场对其信任度降至冰点。第三方调研显示,美国消费者对FF的认知度不足3%,且超70%的受访者认为其“可能在两年内破产”。

对企业能力带来新挑战

如果这次的4000辆预订单能够落地,对于FF的意义不言而喻。

从财务角度来看,大量的预订单意味着未来有可观的收入,将极大地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为后续的生产、研发和运营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士气方面,这一成绩也会带给员工一剂“强心针”。从市场看,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

但是,在一些舆论看来,这一数据背后仍然隐藏着诸多隐忧。很多人都知道,资金短缺一直是法拉第未来的“关关过了关关难”的“老大难”问题,即便有了这次的预订单,这一困境依旧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电动汽车的生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产业,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到车辆组装、质量检测,以及市场营销、服务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法拉第未来此前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资金储备并不充裕。要满足这4000辆订单的生产需求,意味着需要提前采购大量的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这将给公司本就紧张的资金链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生产过程随时可能因为原材料、零部件短缺而中断,导致交付延迟,进而引发客户的信任危机。

同时,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不容小觑。如今,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众多传统车企纷纷转型,加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推出了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产品;造车新势力们也在不断创新,通过提升产品性能、优化用户体验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在MPV细分市场,丰田赛那等作为全球多个市场热销的MPV产品,已经具有稳定的质量和良好的口碑,长期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而FF的FX Super One虽然理论上有一定的亮点,但在品牌知名度、产品稳定性等方面,都缺乏市场的验证。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持续消化这些预订单并吸引更多客户,难度仍然不容小觑。

有关专家认为,生产交付能力目前也是FF的短板之一。从生产工艺的成熟度、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质量管控体系的有效性等,假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交付延迟或引发一系列问题。曾经,特斯拉当初在Model 3量产初期,就曾由于生产工艺不成熟和供应链问题,导致产能严重不足,交付时间大幅延迟,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是值得重视的前车之鉴。

是否能够乐观看未来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综合来看,FF目前的状况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新的预订单可能为其带来了一线生机,但要将这些预订单转化为实际的收入和利润,实现真正的扭亏为盈,使企业走出困境,还需要在多个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有评论称,FF现实最大问题是资金困境,FF需要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引入战略投资者、争取银行贷款等,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生产和运营。同时,也要不断优化内部机制,加强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优化成本结构,杜绝不必要的开支,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行业专家提出,在市场竞争方面,FF也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通过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市场营销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至今,生产交付环节仍是FF必须要攻克的难关。舆论认为,公司需要加大在生产技术研发和生产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提高生产工艺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零部件的质量可靠。建立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检测,保证每一辆交付的车辆都符合高品质的标准。

客观而言,尽管前路充满荆棘,但FF也并非毫无胜算。有业内专家提出,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此次预订单带来的契机,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实现生产、交付和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那么FF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FF所期望的“颠覆式创新”,从而在实现盈利的基础上让创始人“下周回国”。

鲜花与荆棘总是同在。对于FF的未来,人们不妨拭目以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