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7月下达;反不正当竞争法拟就侵害数据权益作出规定;美国简化自动驾驶监管审批流程 | 6月车事月报

发布日期:2025-06-30· 中国汽车报网 王金玉 编辑:薛亚培
王金玉 编辑:薛亚培

图片

政策法规

◆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将于7月下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将于7月份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同时,将协调有关方面,坚持更加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原则,分领域制定落实到每个月、每一周的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全年有序实施。他还表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对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第一批约1730亿元资金已安排到16个领域约7500个项目,第二批资金正在同步开展项目审核和筛选。

点评:以旧换新在当前的汽车消费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批补贴的及时下发,对市场走向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中欧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贸易救济案件进行磋商

6月19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双方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贸易救济案件、出口管制、市场准入等经贸议题进行了深入、专业的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应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为中欧今年重要议程做好经贸准备,推动中欧经贸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点评:当前,欧洲电动车市场正处于增长阶段,政策方面的畅通将是中国电动车在欧发展的重要保障。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改拟就侵害数据权益等作出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二审稿6月2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修订草案二审稿拟对侵害数据权益、恶意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作出规定,完善监管措施。针对侵害数据权益、恶意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修订草案二审稿完善了数据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拟对实践中恶意交易的多种表现形式进一步细化,如“经营者不得滥用平台规则,直接或者指使他人对其他经营者实施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或者恶意退货等行为,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点评:对数据权益的完善将对包括汽车数据在内的各类数据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保障。

◆商务部:加强新能源在用车检测平台推广应用 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

6月24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支持独立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提升运营质效,加强新能源在用车检测平台推广应用,扩大新能源二手车交易。加快县乡地区新能源汽车停车场、充电桩、售后服务站点、报废汽车回收服务网点等设施建设,便利群众交旧换新,解决日常用车后顾之忧;积极探索依托现有加油站,打造一批集车辆销售维保、停车补能、餐饮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汽车驿站。

点评:在用车的安全运行、二手车的顺利流通,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推进的环节。

行业要闻 

◆五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6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若干场专场活动;以此为中心辐射周边乡镇,结合地区特点开展若干场特色活动。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等工作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鼓励各类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融、充换电及售后服务等领域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结合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工具,定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促销方案,健全覆盖购车、用车、养车全周期售后服务网络。15日,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首站活动在江苏如皋启动。

点评:乡村市场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消费市场,新一轮下乡活动的开展,将为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市场的发展提供助力。

◆车企集体承诺:供应商付款周期不超过60天

6月,包括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集团、长安汽车、赛力斯在内的很多车企纷纷做出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以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是车企落实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重要举措。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出《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倡议所有企业严格遵从公平竞争原则,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优势企业不为垄断市场,挤压其他主体生存空间,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等。

点评:中国汽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健康的供应链体系,车企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和行业需求,是重要一环。

◆各部门加大安全管理工作 动力电池、充电桩成督促内容

6月9日,工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坚持问题导向,赴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产品经销场所等抽取样车,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等车型的抽查力度。6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联合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视频会,研究部署本年度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国家认监委也印发通知,在汽车领域部署开展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试点工作,支持和指导CCC认证检测机构加强国际化能力建设,为我国汽车出口补齐质量基础设施短板,服务汽车国际贸易。市场监管总局也全面开展2025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对164种产品开展国家监督抽查,在生产、流通、平台广泛抽取样品,共计1.6万余批次,动力电池、充电桩在列。

点评: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各类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发生,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营也成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图片

国际新闻  

◆特朗普政府扣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资金政令遭美法院叫停

据报道,美国华盛顿州一名联邦法官当地时间6月24日签发临时禁令,暂时阻止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领导的联邦政府扣留用于14个州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专项拨款。6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三项决议,旨在阻止加州的电动车销售强制令及柴油发动机法规,其中包括加州到2035年全面停售纯燃油车的标志性计划。6月12日,以加州为首的美国11个州提起诉讼,质疑美国国会撤销该州2035年电动车规定及重型卡车排放要求的决定。

点评:特朗普领导的联邦政府针对电动汽车的系列新政令,给电动汽车的发展提出新的考验,受到各方抵制不可避免。

◆欧盟警告可能加快推进对美国的关税报复

6月2日,欧盟准备与美国展开新一轮贸易谈判,同时警告称如果特朗普执行最新的关税威胁(包括对钢和铝征收50%进口关税),欧盟可能会加快对美国的报复行动。欧盟委员会表示,欧盟对美国将钢铝关税从原计划的25%大幅上调至50%深表遗憾,美国此举正在破坏解决贸易冲突的努力。

点评:美国滥用关税政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全球反对浪潮,包括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各方都在积极寻求应对之道。

◆美国简化自动驾驶汽车监管审批流程

美国交通部计划调整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监管规定,以降低企业在推出没有传统控制装置车型时所面临的限制。根据交通部向相关方发出的通知,申请豁免现有安全标准的流程将被简化。目前的规定要求车辆必须具备方向盘、踏板及后视镜,但对于专门设计用于自动驾驶的新车型而言,这些配置并不总是适用。该部门表示,未来审查豁免申请的时间周期将从原来的数年缩短至数月。

点评:新政策旨在消除障碍,助力美国车企在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企业新闻

◆东风、长安中止重组

6月5日,东风系、兵装系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公告: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长安汽车等兵装系内部汽车业务重组,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成为独立央企。23日,长安汽车公告,其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26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奕派汽车科技公司成立大会,旨在通过聚焦整合全价值链优质资源,全速推进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事业发展。

点评:重组虽然暂停,但无论会否合并,两大央企的自我变革步伐都在持续推进。

◆小米首款SUV正式发布

6月26日,小米正式发布首款SUV汽车小米YU7,售价25.35万元起。YU7共推出了标准版、Pro版和Max版3个配置版本和9款配色,其中,标准版CLTC续航里程达835公里。小米SU7 Ultra赛道专业套装和纽北限量版也正式上市。

点评:小米YU7让小米汽车再度成为焦点,小米造车也迎来新的发展小高潮,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哪吒汽车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企查查APP显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即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一案更新,6月19日新增破产案件,管理人机构为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此前,此前哪吒汽车宣布居家办公,董事长方运舟被员工讨薪,处置方案之一即为破产重整。

点评:在经历了种种风波之后,苦苦挣扎的哪吒汽车终于走上破产重组之路,新势力的造车探索充满风险。

◆大众集团发布首款全自动驾驶汽车ID. Buzz AD

6月18日,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MOIA宣布推出大众首款量产版全自动驾驶移动出行汽车ID. Buzz AD。ID. Buzz AD是一款三排五座的运营车辆,拥有加长的轴距和更高的车顶,搭载了13个摄像头、9个激光雷达和5个常规雷达,为乘客提供了车内行李架和AI助手。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表示,从2026年开始,大众将在欧洲和美国大规模部署可持续的自动驾驶汽车。

点评:继在电动化领域的大步推进后,大众汽车也在加快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

图片

人来人往 

◆杜超加入小鹏汇天,出任首席财务官

6月23日,小鹏汇天宣布,杜超正式加入小鹏汇天,出任首席财务官、副总裁。据介绍,杜超毕业于香港大学,他在德意志银行工作的十年间牵头完成数十个境外上市融资和跨境并购项目;其后加入一起教育科技集团任职CFO,负责该公司的财务、战略、商业分析、投资者关系及法务工作,并带领公司完成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点评:小鹏的管理层迎来新力量,这也是造车新势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调整。

◆齐泽凯接替孟侠出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

6月11日,大众汽车发布公告,自2025年7月1日起,齐泽凯(Robert Cisek)将作为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首席执行官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负责管理该核心品牌的中国业务。孟侠(Stefan Mecha)则将担任大众汽车商用车(VWN)管理董事会主席。

点评:随着市场的变化,大众这样的跨国车企的高层人士变动也在不断推进。

◆通用汽车任命新的全球生产负责人

通用汽车近日宣布,已晋升Mike Trevorrow为全球生产业务高级副总裁,因为此前担任通用汽车全球生产执行副总裁的JP Clausen已经于今年5月离职。在继续执掌自2024年初以来领导的全球生产工程部门的同时,Mike Trevorrow将直接向通用总裁Mark Reuss汇报工作。

点评:Trevorrow在全球运营与工程领域的丰富经验,将助力通用汽车加速向软件定义汽车的转型。

◆宝思齐将出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6月6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董事会宣布重要人事任命,宝思齐(Birgit Böhm-Wannenwetsch)将自2025年8月1日起,接替戴鹤轩(Dr. Franz Decker)出任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将于2025年7月31日结束其在中国的任期,返回德国,担任宝马集团首席信息官及信息技术部高级副总裁的新职务。

点评:国际车企集团越来越重视中国管理团队,高层管理人员的变化也更引人关注。

编辑:薛亚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