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地发布十年工业战略,汽车产业瞄准全球前列,能否达成?
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支柱产业,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日,英国政府发布一项为期十年的工业发展战略,计划通过降低能源成本、优化能源基础设施来支持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等重点产业发展,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是全球前15名。究竟是否达成这一目标,引发广泛关注。
确定新的十年目标
在此次的新战略中,汽车再次成为英国政府重点关注的产业。长期工业战略中的“Drive35”是一个价值25亿英镑的汽车资本和研发基金计划,确认了汽车产业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柱,对创造高价值就业、财富和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根据英国这一目标,将在2030年前将英国重新带入全球汽车制造地前15名,并在未来十年内为经济带来500亿英镑的增长。这意味着到2035年,英国汽车的年产量增加到130万辆以上。这项战略的提出正值英国汽车制造商和贸易商协会(SMMT)发布新报告《竞争优势:推动英国汽车长期增长》之际,该报告描绘了确保行业增长的路径。这份报告也首次引入了“SMMT英国汽车企业领导者晴雨表”,展示了行业的优势与潜力,即有超过一半的企业已获得或正计划获得投资。
但报告也揭示出企业对全球贸易环境信心不足、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能力存疑,因为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率却在下降。近73.5%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中企业成本有所上升,其中46.9%的企业报告利润下滑。SMMT指出,英国汽车制造商支付的电价为全欧洲最高,是欧洲平均水平的两倍,部分原因是能源税比其他国家高出六倍,仅去年一年就为制造商带来超过2亿英镑的额外账单。
过去18个月里,汽车制造商为了支撑仍未达标的电动车需求,承担了总计65亿英镑的电动车激励支出,超过52%的车企CEO认为,英国在2030年禁售仅内燃机动力新车的目标上“严重落后”。SMMT呼吁政府采取行动,提升对电动车的市场需求,因为汽车制造商被要求销售这些车型。
《竞争优势:推动英国汽车长期增长》中的十项建议包括,推出新的支持措施以提振市场,包括在新车销售禁令生效期间,对消费者实行大规模购车激励,并继续支持难以脱碳的细分市场;与行业共同制定并公布巴士、长途客车和重型车辆脱碳的明确路线图;确保所有人享有“充电权”,通过立法在全英国建设充电和加氢基础设施;提升英国投资吸引力,包括加强英国投资办公室的角色,支持新老投资者;降低能源成本,帮助制造商保持国际竞争力;提供转型级别的供应链资金支持,降低私人投资竞争力建设活动的风险;兑现承诺,允许将学徒税中50%的资金用于非学徒制培训;最大化并深化英欧经济关系,保护和发展欧洲汽车行业;落实英美《经济繁荣协议》的基础,提升汽车出口;与新老贸易伙伴签署以汽车产业为核心的贸易协议。
现实差距仍需努力
SMMT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英国汽车产量同比出现下跌,其产量已然降至一个低谷。这与全球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大格局并不相符。面对此次提出的未来十年汽车产业发展目标,行业依然充满疑虑。
曾经,英国汽车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精湛的制造工艺和独特的品牌魅力,在世界汽车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诸多经典车型成为了汽车发展史上的明珠。令人担忧的是,英国汽车产业的国内需求和出口表现同样不尽人意。2024年,英国2024年汽车产量同比下跌13.9%,英国国内汽车市场需求同比下跌8%,出口方面更是同比下跌15.5%。这些都意味着英国汽车在国际市场上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的确,昔日的辉煌光环正在消失。英国汽车产业的历史上,曾孕育出了一大批如雷贯耳的知名汽车品牌,其中,宾利这个象征着极致奢华的品牌,自1919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持着对精湛工艺和卓越性能的不懈追求。其内饰选用顶级的真皮、木材和金属材质,由经验丰富的工匠精心手工打造,每一处都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奢华质感,而其强大的动力系统和出色的操控性能,更是让宾利汽车成为了速度与豪华的结合体。劳斯莱斯作为全球顶级豪华轿车的代名词,自1906年诞生之日起,便以极致奢华和卓越工艺著称于世。其标志性的“欢庆女神”车标,不仅是优雅与高贵的象征,更代表着劳斯莱斯对品质的执着坚守。车内配备的各种先进科技和舒适设施,为乘客营造出了奢华驾乘体验。
除了诸多豪华品牌,英国汽车在赛车领域更是拥有着无可撼动的话语权。从著名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到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英国汽车品牌和车队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卓越的工程设计以及顶尖车手的精湛技艺,多次登上冠军领奖台。
但是,如今的英国汽车产业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能源成本的持续高企,使得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支出大幅增加;“碎片化”的供应链问题,导致零部件供应不稳定,运输成本上升,生产效率低下;技能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使得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使得英国汽车企业的运营成本不断攀升,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与此同时,国际贸易规则的改变也给英国汽车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新的贸易环境。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英国汽车产业的转型步伐显得相对迟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支持,而英国汽车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落后于一些主要竞争对手。例如,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关键领域,英国汽车企业与其他领先的一些国家的企业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使得英国汽车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不足。
带来新的破局希望
面对新的目标,英国汽车产业发展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客观而言,英国拥有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科研体系,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电池技术、氢燃料电池技术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可以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例如,帝国理工学院的科研团队在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快速充电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望为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和充电效率带来革命性的突破。一些英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出新产品。
当今,自动驾驶技术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英国同样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投资。英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在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英国的Wayve公司专注于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自主学习软件系统,通过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使车辆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道路环境和交通状况。该公司在由软银集团领投的C轮融资中,筹集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这不仅为其技术研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也进一步巩固了英国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车企在英投资也为英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许多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如日产、丰田、宝马等,在英国设有工厂和研发中心,这些企业的投资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英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例如,日产汽车计划通过额外20亿英镑的投资来加大其位于英国桑德兰工厂的电动汽车产量,使得该项目总投资达到30亿英镑 。该公司还将在工厂推出三款全新电动汽车,并计划建立一家新的电池工厂,全部采用微电网系统,整合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的100%可再生电力。这一投资计划将进一步提升英国在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地位,促进英国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方向转型。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竞争激烈,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英国汽车产业必须不断加快创新步伐,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有关专家认为,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等关键领域,英国汽车产业与领先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未来十年,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可期,英国能否成功跻身全球汽车制造业前15名,尚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