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高层人事突发“地震”,能否挽救下滑的销量?
一向能够制造热点的特斯拉,近日迎来高层管理人员重大调整。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负责北美和欧洲业务的运营副总裁奥米德・阿夫沙尔(Omead Afshar)从公司离职后,马斯克亲自接手其业务,并任命特斯拉高级副总裁朱晓彤负责特斯拉全球制造业务、以及朱晓彤之前负责的亚太地区的销售运营。
这次的高管人事变动,能否挽救特斯拉下滑的销量,成为热议的话题。
高管变动为哪般
拯救销量,无疑也是特斯拉的目标。
而此次升职的朱晓彤,堪称特斯拉的“救火队长”,其在中国市场业绩突出:早期积极拓展充电网络,并主导了上海超级工厂的快速建设,成功解决了当时的产能瓶颈。
而离职的阿夫沙尔曾是马斯克的亲密战友。他在2017年加入特斯拉,当时公司正准备全面量产Model 3。阿夫沙尔曾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在Model 3的地狱时刻,我几乎每天都和马斯克一起工作。这包括感恩节、圣诞节、新年前夜、他的生日等……”
去年10月份,阿夫沙尔晋升为特斯拉北美和欧洲销售及制造运营的负责人。当时,因电动汽车需求下滑,马斯克对欧美业务进行调整,任命阿夫沙尔负责该业务。短短8个月后,阿夫沙尔就从这一职位上离职,直接原因毋庸置疑:特斯拉在欧洲、北美市场的销量下滑。
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统计,今年4月特斯拉新车注册量仅5475辆,同比暴跌52.6%;前4个月累计注册41677辆,同比下滑46.1%。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收入770.7亿美元,同比减少6.49%;净利润70.91亿美元,同比大降52.72%。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下降9%;净利润4.20亿美元,同比暴跌70.11%,经营性现金流自2019年以来首次转负,为-8.9亿美元,资金周转面临严峻挑战。
与之相反的是,同期,欧洲整体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6.4%,大众、宝马、雷诺等欧洲本土车企纯电动车销量均大幅增长,其中大众集团2025年一季度欧洲纯电动汽车交付量同比激增113%,实现翻倍。
特斯拉在北美市场同样承压。2025年1-4月,特斯拉美国新车注册量17.37万辆,同比下降9.4%,其中Model Y销量同比下滑33.8%,降至6.4万辆。
彭博社分析师预估,特斯拉二季度全球交付量仅约38.94万辆,同比下滑12%,2025年全年销量或降至165万辆,较2024年再跌8%。如果这一预测成真,这将是特斯拉连续第二年销量下滑。
哪些因素导致销量下滑
多重因素共同引发了特斯拉销量滑坡。
舆论认为,在产品层面,特斯拉入门级产品屡次跳票,未能及时推出欧洲需求旺盛的平价车型,将40%的经济型电动车增量市场拱手让给雷诺等品牌。
据称,特斯拉原计划推出的平价版Model Y(内部代号 E41)量产时间也已推迟。该车型预计在2025年第三季度至2026年初率先于美国生产,后续还有望拓展至中国和欧洲市场。
而市场并不会一直等着特斯拉。在特斯拉脚步慢下来时,欧洲传统车企(大众、宝马、雷诺等)凭借精准本土化策略和供应链优势,对特斯拉的市场形成围攻。包括大众、雷诺在内的众多欧洲本土车企,都热衷于在欧洲推出2万欧元以下的电动车型。这使得特斯拉的境遇从“没有对手”,变成了“处处是对手”。
随着朱晓彤执掌全球制造运营业务,外界预期特斯拉有望在三个层面加速突破:其一是新产品量产节奏加快,推动平价版Model Y等车型跨越试产瓶颈;其二是优化供应链体系,在墨西哥工厂建设、4680电池量产等关键项目中导入中国供应商的高效协作经验;其三是成本控制,通过制造流程标准化降低Cybertruck等复杂车型的生产成本。
当地舆论认为,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核心创始人,对品牌定位、用户需求和行业趋势的判断被认为具有“战略前瞻性”。例如,特斯拉近年多次掀起价格战、优化直营渠道,均出自马斯克的直接推动,外界认为他亲自主导销售,能更直接地将战略落地,如针对欧美市场调整车型配置、加速交付流程等。
能否挽救销量是热点
客观来看,特斯拉短期仍将面临挑战。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市场,形势都已发生变化,要重新找回几年前一路高歌猛进的销量并不容易。
有专业人士认为,短期内,特斯拉新的管理团队需快速稳定局面,解决产品更新慢、成本高等问题,同时修复一些舆论对品牌的损害,重塑消费者信任。而在制造方面,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是缓解销量压力的关键。长期来看,特斯拉必须在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进行更高层次创新,如加速新款车型研发、突破自动驾驶技术瓶颈、探索新的销售和服务模式等。
如今,在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的竞争对手正越来越多,越来越强。除了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和品牌溢价,重新赢得市场和投资者信心,别无他路可行。
有当地媒体指出,特斯拉的内部主要问题,体现在产品与管理双滞后上。其中,产品老化,竞争力下降。Model 3和 Model Y销售多年,面对同价位区间的多品牌车型密集上市,改款效应迅速消退,而包括大众、宝马、雷诺等欧洲车企正在不断蚕食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如果不能彻底进行产品迭代,推出科技感更强、品质更优、性价比更好的新车型,特斯拉的市场将面临更大挑战。
还要舆论认为,如今的特斯拉,正站在有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高层人事调整是必要的破局基础,但能否挽救下滑的销量,还需看其能否系统性解决产品、管理、品牌等方面的深层问题。而特斯拉内部变革的成效,将决定这家电动车先锋是重振雄风,还是走向平庸。